[发明专利]基于荧光偏振的ERCC1基因第ll8位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均相检测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7673.4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菊;姜英浩;梁平;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荧光 偏振 ercc1 基因 ll8 密码子 核苷酸 多态性 均相 检测 | ||
1.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ERCC1基因第ll8位密码子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均相检测法,所述均相检测法包括下列步骤:(1)从样品中得到提取物:使用一种试剂或试剂盒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并纯化,得到纯化的提取物; (2)扩增结合:将上述纯化的提取物加入反应试剂进行扩增结合,所述反应试剂包括10倍的PCR缓冲液,浓度各为 2.0~2.5mmol/L的dNTP(dGTP、dCTP、dATP和dTTP),2.0~3.5mmol/L的MgCl2,1-5U/μl的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2-2.0μmol/L的ERCC1基因第4个外显子涵盖第ll8位密码子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区DNA的上游引物、下游引物,以及浓度为0.05-0.2μmol/L的ERCC1基因Codon118 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带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所述反应条件是:94-96℃变性4-10min后,95℃孵育5-40秒,53-63℃孵育15-60秒,72℃孵育10-60秒,35-45个循环,最后室温孵育;(3)检测:检测反应溶液的荧光偏振FP值,SPSS软件计算FP均值(means)和标准差(S.D.),t检验统计阴、阳性对照反应终液FP值分布:最低检测下限阳性对照反应终液FP值+FP标准差(S.D.)<阴性对照反应终液FP均值-FP标准差(S.D.),阳性临界值Cut-off=最低检测下限阳性对照FP均值(means),阴性临界值Cut-off=最低检测下限阳性对照FP均值(means)+FP标准差(S.D.),待测样品FP值与Cut-off值比较即知ERCC1基因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
待测样品FP值>阴性临界值 Cut-off值,靶位点与反应中所加入相应荧光标记的探针序列非同源,
待测样品FP值<阳性临界值Cut-off值,靶位点与反应中所加入相应荧光标记的探针序列同源,
待测样品FP值>阳性临界值Cut-off值,但同时待测样品FP值<阴性临界值Cut-off,则靶位点状态无法判断,需重新检测。
2.权利要求1 的检测法,其中步骤(1)包括:在试剂或试剂盒中进行处理获取基因组DNA;其中所述获取基因组DNA的试剂或试剂盒为内含蛋白酶K、细胞裂解液的DNA提取液,及内含酚/氯仿、乙醇或DNA纯化用DEAE树脂或DNA吸附柱的试剂,回收的DNA通过PCR来扩增,在PCR扩增过程中,ERCC1基因第4个外显子涵盖第ll8位密码子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保持不变。
3.权利要求1或2的检测法,其中所述引物为ERCC1基因第4个外显子涵盖第ll8位密码子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区DNA的通用的上游引物、下游引物,所述5’端带荧光标记的探针为ERCC1基因第4个外显子涵盖第ll8位密码子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源的探针,能够与所获得的扩增子结合以产生能够检测的荧光偏振值变化;荧光偏振仪检测所述各反应终液以获得荧光偏振测量值;以及将荧光偏振测量值与特征性荧光偏振数值相比较,所述特征性荧光偏振数值为对照反应终液FP均值、Cut-off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6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