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板材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7634.4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昭阳 |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27/06;B44C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板材,特别涉及一种由立体玻璃纤维和树脂所构成的装饰用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一般常用的建筑装潢板材如木板、大理石板,或是交通板材如金属板材,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装饰作用,但是其缺点是价格昂贵、沉重且施工较为麻烦。因此在建筑和交通工业上发展了复合板材,譬如美国专利号第US4,746,560号所揭露的复合板材,其具有一强化层,强化层的材质是浸泡过树脂的传统的玻璃纤维布,以提供强韧性。强化层的上方是一浸泡过树脂的图案层,以提供装饰的功效。图案层的上方是一透明树脂层,用以保护图案层,并可通过透明树脂曾来观看图案层的图案。然而,由于传统的玻璃纤维具有性质脆的特性,故强韧性仍显不足。
又如美国专利号第US4,983,442号中揭露的复合板材,其中央层为一浸泡过树脂的传统的玻璃纤维层,在玻璃纤维层的四周包覆着框架,框架的材质是半硬质的发泡体,玻璃纤维层和框架均可提供良好的强韧性。在中央层的上方和下方各有至少一强化层,强化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使得复合板材的强韧性更为强化。在复合板材的最顶层为一装饰层,在复合板材的最底层为一布料层,以提供装饰的功效。然而,在工业上往往是以开模的方式,来制作出尺寸恰好包覆着玻璃纤维层的框架,若是需要替不同尺寸的玻璃纤维层制作框架,则需要另行制作各种不同尺寸的框架的模具,如此一来会需要花费较高的制作成本。
因此,应该发明一种轻质的复合板材,能兼具美观、强韧性、易施工、价格便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其具有美化和装饰功能。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复合板材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一第一夹层和一第一保护层。第一夹层位于第一装饰层的下方,第一夹层的材质是浸泡过树脂的立体玻璃纤维。第一装饰层位于第一保护层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复合板材包括一基层、一第一夹层、一第一装饰层以及一第一保护层。基层的材质是发泡体或轻质防火材。第一夹层的材质是浸泡过树脂的立体玻璃纤维。第一夹层位于基层的上方,第一装饰层位于第一夹层的上方,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装饰层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复合板材包括一基层、一第一夹层、一第一装饰层、一第一保护层、一第二夹层、一第二装饰层和一第二保护层。基层的材质是发泡体或轻质防火材。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的材质是浸泡过树脂的立体玻璃纤维。第一夹层位于基层的上方,第一装饰层位于第一夹层的上方,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装饰层的上方,第二夹层位于基层的下方,第二装饰层位于第二夹层的下方,第二保护层位于第二装饰层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复合板材包括一基层、一金属薄片、一第一夹层、一第一装饰层以及一第一保护层。基层的材质是发泡体或轻质防火材。第一夹层的材质是浸泡过树脂的立体玻璃纤维。金属薄片位于基层的上方,第一夹层位于金属薄片的上方,第一装饰层位于第一夹层的上方,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装饰层的上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
图2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图3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
图4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图5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
图6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图7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
图8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
复合板材1,1a,1b,1c 基层10
第一夹层30 第二夹层31
第一装饰层40 第二装饰层41
第一保护层50 第二保护层51
金属薄片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图2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昭阳,未经陈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车摆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吸湿和除臭的茶叶挂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