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高秆作物群体内部CO2补充和空气流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122.8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杨锦忠;姜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2 | 分类号: | A01G7/02;A01G9/20;A01G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作物 群体 内部 co sub 补充 空气 流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促进高秆作物群体内部CO2补充和空气流动的装置。
技术背景
对于作物而言,光合作用是其干物质生产的主要来源,它约占作物干物质总量的90%-95%。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目前,作物的平均光能利用率不足1%。而以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推算,光能利用率可达10%左右。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制约作物光合作用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CO2浓度和风速是制约作物光合作用作用的重要因素。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水和CO2把光能固定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植物体内的过程,CO2是光合作用的底物即物质来源,CO2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能力,光合作用与CO2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
式中,P为光合速率,C为叶片表面上的CO2浓度,η是初始羧化速率,Pmax为表观最大光合速率。CO2浓度越高光合能力越强。
光合作用还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P为光合速率,Ca为叶片表面上的CO2浓度,Ci为胞间CO2浓度,rs为气孔阻力,rb为边界层阻力。其中边界层阻力与风速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u为叶片表面风速,W为叶幅,Kb为实验常数。当风速增大时,边界层阻力减小,光合速率增大。
但在高秆作物群体内部,由于光合作用对CO2的吸收和对风的阻挡,使得群体内部CO2浓度降低、风速减小,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由于是在作物生产是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温室使用的各种补充CO2的方法均存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问题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及时补充群体内部CO2,并促进空气流动,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高秆作物群体内部CO2补充和空气流动的装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促进高秆作物群体内部CO2补充和空气流动的装置,该装置由太阳能光电板11、蓄电池12、风速计21、风控开关22、光合有效辐射量子表31、光控开关32、双控时开关4、电动鼓风机51、送风管5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