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点焊的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097.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华;蓝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04 | 分类号: | B23K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点焊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电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点焊的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点焊的电极一般为一体结构,随着点焊件数的增加,电极头会被焊接残渣覆盖,使得点焊电流不稳定,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因此需要对电极头进行研磨。实践中常采用锉刀进行人工研磨或者采用机床打磨。人工打磨,劳动强度大,且在研磨时电极头直径不易控制,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采用机床打磨需要把电极拆卸下来,机床打磨后再重新投入使用,拆装电极时需耗费一定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采用可拆卸式电极,这种电极由两部分电极单元通过嵌套方式连接。但是,这种嵌套电极对电极的握杆要求较高,如现有直径为Φ13的电极对应的握杆直径大约为60mm,而若使用嵌套电极,握杆直径要比现有的握杆直径大20mm,因此,这种嵌套电极不适用点焊握杆较细的点焊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点焊的电极,其可快速更换电极头,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且既适用于握杆较细的也适用于点焊电机握杆较粗的点焊电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点焊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段和第二电极段,在所述第一电极段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电极段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极段与所述第二电极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或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段包括第二电极段本体、设置在该第二电极段本体一端的接头和设置在该第二电极段本体另一端的电极头,在所述接头上设置有所述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电极段本体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的长度L1为10至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的螺纹直径D为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头为锥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头的长度L2为30至50mm,其端部直径Φ为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段本体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电极段的外直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段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段的长度L0为80至1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点焊的电极,其第一电极段和第二电极段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可快速更换电极头,一方面可以减小人工研磨强度,提高焊接效率。据估计,实际焊机中研磨频率为340焊点/次(340个焊点之后就该研磨),人工研磨一次所用时间为1.5min,而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的研磨时间约0.5min,可节约1min,可焊约50个焊点,因此效率可提高50÷390=14.7%;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点焊的质量。而且,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点焊的电极既适用于握杆较细的也适用于点焊电机握杆较粗的点焊电机,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点焊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极的第二电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极的第一电极段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电极,110-第一电极段,120-第二电极段,121-盲孔,121a-内螺纹,121-第二电极段本体,122-接头,122a-外螺纹,123-电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点焊的电极100包括第一电极段110和第二电极段120,在所述第一电极段110的第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电极段120的第一端(即图1中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121a连接部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极段110与所述第二电极段120通过内螺纹连接部和外螺纹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更换电极头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伴热管路的粗苯输送管道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衬塑管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