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7072.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幸利军;杨征;张志超;张仁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热轧 余温 进行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批量生产某些品种的热轧钢板时,暴露出来旁弯、翘曲、板形不良等产品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使用。研究发现,这些板形问题与钢板的残余应力有密切关系。
为消除热轧钢板的残余应力,改善板形质量,目前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是:热轧钢卷冷却至常温后,在进入加热炉进行回火处理。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钢卷生产后,进入钢卷库堆放,进行自然冷却;
2)经过约50小时,钢卷冷却至100℃,将钢卷装入保温炉;
3)保温炉开始加热;
4)加热6小时后,炉内温度上升达到500℃;
5)在炉内对钢保温15小时以上;
6)打开保温炉并熄灭所有烧嘴。钢卷随炉冷却至100℃以下出保温炉。
虽然现有技术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热轧钢板的残余应力,但由于需要进入保温炉进行回火处理,加热钢板需要使用大量煤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利用热轧轧制后钢卷的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减少其内应力,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热轧后的钢卷放入到保温容器内;
步骤二,将钢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控制在T=-97×ln(t)+613和T=-97×ln(t)+503之间的区间内,其中T为钢卷温度,单位为℃,t为在保温容器内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步骤三,当钢卷温度小于100℃时,将钢卷从保温容器内取出,完成热处理。
上述钢卷的温度使用测温仪进行测量。
所述保温容器设有冷却设备和加热设备。对上述步骤二中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当温度高于区间范围时,可通过保温容器的冷却设备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控制的范围时,通过保温容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升温。
由于钢卷在保温容器缓慢降温,通过热轧后的余温进行热处理,上述冷却设备和加热设备只在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可减少钢卷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并且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钢卷的热处理方法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进行热处理的钢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区间范围图;
图3为1、2号钢卷采用精整常规冷却的温度曲线;
图4为3、4钢卷采用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的温度曲线;
图5为钢卷样板测点位置示意图;
图6为1、2号钢卷纵向应力测量结果;
图7为3、4号钢卷纵向应力测量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热轧后的钢卷放入到保温容器内;
步骤二,将钢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控制在T=-97×ln(t)+613和T=-97×ln(t)+503之间的区间内,如图2中阴影部分所示,其中T为钢卷温度,单位为℃,t为在保温容器内的时间,单位为小时,ln(t)为时间t的自然对数;
步骤三,当钢卷温度小于100℃时,将钢卷从保温容器内取出,完成热处理。
上述钢卷的温度使用测温仪进行测量,保温容器内部填充保温材料,以保证温度控制在所述区间内。
上述钢卷放入到保温容器内,可使用吊具将钢卷吊入。
所述保温容器设有冷却设备和加热设备。对上述步骤二中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当温度高于区间范围时,可通过保温容器的冷却设备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控制的范围时,通过保温容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升温。
为检测本发明的利用热轧余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对钢卷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四个钢卷进行对比,对1、2、3、4号钢卷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降温到100℃以下,其中为1、2号钢卷精整常规冷却,即钢卷热轧后,进入钢卷库堆放,进行自然冷却;3、4号钢卷为采用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1、2、3、4号钢卷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和4所示,图3为1、2号钢卷采用精整常规冷却的温度曲线;图4为3、4钢卷采用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的温度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柱状双圆轨道的锥形束X线三维重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电式LED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