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6732.6 | 申请日: | 201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熊尚肆;胡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鑫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 地址: | 336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楼 野生 种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的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重楼又叫四独角莲、七叶一枝花、重楼一枝箭,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云南白药”、“富血宁”等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药用部分为重楼干燥块茎,重楼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有消热解毒,消肿止血,凉肝定惊等功效,药用重楼主要以野生采集为主,部分为人工引种栽培,由于过渡采挖,野生资源储量进一步缩减,价格连年攀升。
根据化学药检成分,多芽重楼含多种甾体皂甙,薯蓣皂甙元和偏诺皂甙元,含蜕皮激素、胡萝卜甙等。统称甲基总皂甙。普通滇重楼含量总皂甙0.4、0.5、0.6,华重楼总皂甙0.35、0.4,多芽重楼总皂甙1.1、1.11、1.13居高所有重楼品种。
多芽重楼为重楼的变种,一般来说,普通重楼一株苗中只会生长一个块茎,而多芽重楼能象水稻一样分蘖,单株最多的能分蘖百株块茎以上,少的也能萌蘖几十株苗,种植5—6年后的多芽重楼单株可结重达18千克的鲜品,且一般的株苗较少的也有几千克,同时,该品种无论产量、药检含量居高于所有重楼品种。但是,这种多芽重楼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通常只能在野生状态下低密度生长。
基于其上述原因,使得多芽重楼的人工化繁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以及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模仿野生环境驯化多芽重楼种,选择优势地点,适当培肥土质,实现高密度、高产量化种植模式。
一般来说,多芽重楼能否种植成功,选择地理环境是关键。多芽重楼和所有普通滇重楼特性相似,喜凉爽、荫蔽、潮湿、富含丰富腐质土和沟溪边林下生长,喜荫避光,根据这样的生活习性,证明了多芽重楼属于阴性植物,它不需要太多的光合作用仍然生长良好。因而,适应多芽重楼生长的气候环境的种植模式主要为林下套种及露地遮荫。
其中,林下套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天然林荫蔽的有利条件,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选地:于秋冬季重楼休眠倒苗期,将选择种植重楼的林荫地块进行清理。首先将林内竹、杂草砍伐掉,然后根据树冠的荫蔽情况,砍掉过密的树枝,荫蔽不足之处用藤条将靠近密林的树枝拉拢过来调节荫蔽度,同时,敞阳的天窗应补搭荫棚。
灭菌:将选择清理好的林地,凡有空地的地方挖一个深25厘米,宽20厘米的坑,将预备的腐质土和挖坑出来的土混均匀后,用70%的敌克松、50%多菌灵混合雾化后喷雾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土内病菌虫卵。
移栽:在灭菌一周后,将处理过的混合土回填坑内准备栽苗,每坑栽壮苗一株,栽后视土壤潮度少浇或者不浇水。移栽完毕后,覆盖腐叶杂草以利保温保湿。
养护:随时检查土壤潮度,在始终保持湿润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管理,任由自然生长较好,做好除草、防涝、防病虫害等工作即可。休眠倒苗时覆盖杂草树叶可安全越冬。
管理:翌年开春后气温逐渐上升,即可陆续出苗,苗出齐后,用淡肥水加微量磷钾肥浇施提苗,每半月一次,随着幼苗逐渐成长,施肥的剂量要逐渐增加。同时检查林下荫蔽度情况,如果荫蔽度太大,砍掉过密的一些枝叶,若荫蔽度过稀,应补好天窗。每年的管理方法一致,直到采挖。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在选地过程中,林荫地的荫蔽条件宜密不宜稀,荫蔽度在70%—75%时较佳。后期重楼逐渐长大,需要的光合作用增加时,可适当敞一些阳光,将过密遮荫处的树枝砍伐掉,保证荫蔽度在60%—65%左右的散射光,促使多芽重楼快速生长。
在施肥过程中,特别是每年的6—7月,此时是多芽重楼块茎膨大的生长时期,应在关键的时期施好关键肥,用腐熟的土杂肥和磷钾肥距重楼植株10厘米处挖浅沟沟施,施后覆土,并在根部培土,以免植株倒伏情况发生,产生病虫害。
在露地遮荫处种植时,主要是采用大田种植,其具体的种植步骤为:
选地:首先选好不要低洼积水的田块,应优先选择能排能灌的田块,且富含丰富的腐质砂壤土作种植地较佳。
田地处理:对选出的优质田地进行深耕细耙,拣出杂草、石块等杂物,再进行划线理墒,其墒高20厘米,宽120厘米,这样有利于多芽重楼的中耕管理,当墒面理平后,墒面两则栽上木桩和水泥桩后,覆盖遮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鑫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鑫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操作权限的分配系统
- 下一篇:纸壳叠层运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