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652.0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牛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登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1/1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24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腮腺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腮腺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关键。
中医学认为,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其发病机理可归结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亏滞和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底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腮腺炎的药物,该药物以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补脾益气为原则治疗,治疗效果好,费用低。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板蓝根20~30 生石膏20~30 柴 胡8~15
蚤 休8~15 葛根各8~15 牛蒡子5~10
天花粉5~10 升 麻5~10 黄 芩5~10
连 翘5~10 桔梗各5~10 甘 草3~5。
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水泛丸。
本发明药物水泛丸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灭菌消毒按常规方法使用粘合剂制得水泛丸产品。
本发明组方中,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柴胡疏散退热,升阳舒肝;蚤休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以起到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补脾益气的功效,对治疗腮腺炎疗效显著。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选择63例腮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全部病例均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腮腺炎。
把63例病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3人。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使用常用药莲芝消炎滴丸,生产厂商:海南伊顺药业有限公司,口服。一次30丸,一日3次;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水泛丸剂型药物,每日2次,每次10克。
诊断依据
1.起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2.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3.病前有痄腮接触史。
4.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5. 并发脑膜炎或脑炎者,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糖正常,蛋白轻度增高。
6.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疗效评定
治愈:体温正常,腮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
好转:腮肿及诸症减轻。
未愈:腮肿未见改善,或出现变证。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登林,未经牛登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可编程瞬变电磁发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火场消防队员的室内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