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波聚压流体装置与激波聚压流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587.1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吕怀民;朱庆东;尹凌青;吕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怀民;吕屾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波 流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流体的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是蒸汽的液化或者水体的气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技术耗能高,能源浪费严重。例如,在现有凝汽式发电厂的蒸汽冷凝液化技术中,通常采用湿冷或者风冷方法把乏蒸汽冷凝液化;在乏蒸汽冷凝液化的同时,要使发电厂的50-60%的热量流失浪费掉。例如,通常采用锅炉加热加压的单一方法,而不是多个多种其它加热加压方法,来把热水直接转化成高压高温蒸汽。因此,现在凝汽式电厂(火电厂、核电厂)的热电率η一般只有35%左右。
众所周知,在流体进入“激波(波爆)”状态时,容易产生“激波聚压效应”。“激波聚压效应”使流体的内能聚变,分子间的势能聚增或者聚减、热能转化成压力能量,使流体压力、温度瞬间巨增。其结果使流体得以被压缩,甚至被液化或者气化。在下述3种条件下,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
1、在流体受到其它超音速流体冲激时(音爆),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
2、流体受到超声波震荡激荡状态时(声爆),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
3、同理,在流体(导电的流体)受到高频、超高频电磁波的交变磁场震荡激荡时(磁爆),也容易进入“激波”状态。
因为产生和制造“激波聚压效应”需要的能耗要比其它压缩流体方法需要的能耗少,所以利用“激波聚压效应”来压缩流体,实现液化气体或者来气化液体功能,为用户提供高压的、或高温高压的流体(其中包括有气体、或者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体)。由于利用“激波聚压效应”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可节约大量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压缩流体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激波聚压流体装置与激波聚压流体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达到。
发明创造内容
内容1。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包括有下述设备,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聚压流体输出管(3);未压缩流体(30)被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压缩后,产生“激波聚压效应”,形成了高压(高温)的聚压流体(35);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功率愈大,其压缩后的聚压流体(35)的压力愈大(温度也愈高);
其中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侧端;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内包括有未压缩流体(30);其中聚压流体输出管(3)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后端,聚压流体输出管(3)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
未压缩流体(3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未压缩气液混合体(31)、未压缩液体(32)、未压缩气体(33);聚压流体(35)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聚压气液混合体(36)、聚压液体(37)、聚压气体(38)。
内容2。
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包括有激波聚压工艺;激波聚压工艺是采用激波聚压流体装置或者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对未压缩流体(30)进行“激波”状态压缩,产生“激波聚压效应”;“激波聚压效应”使流体的内能聚变,分子间的势能聚增或者聚减、热能转化成压力能量,使流体压力、温度瞬间巨增。其结果使流体得以被压缩,甚至被液化或者气化,形成了高压高温的聚压流体(35);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功率愈大,其压缩后的聚压流体(35)的压力愈大(温度愈高);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包括有下述设备,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聚压流体输出管(3);
其中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侧端;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内包括有未压缩流体(30);其中聚压流体输出管(3)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后端,聚压流体输出管(3)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
未压缩流体(3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未压缩气液混合体(31)、未压缩液体(32)、未压缩气体(33);聚压流体(35)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聚压气液混合体(36)、聚压液体(37)、聚压气体(38)。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达到。
内容3。
根据内容1所述的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怀民;吕屾,未经吕怀民;吕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