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218.2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藏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藏树正 |
主分类号: | F01N5/04 | 分类号: | F01N5/04;F01N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213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综合利用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属于汽车尾气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的利用,目前得到大力推广的就是涡轮增压技术,温差发电技术还在试验推广阶段,以上技术只是单方面利用了一少部分的汽车尾气能量,其尾气中的能量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利用,比如汽车尾气中的CO、未燃烬的碳,和其它更多未燃烬的成份,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又比如尾气中的能量、热能虽然目前的涡轮增压能够利用一部分,但其排掉的能量或热量要远比利用的多,而且以上几种技术都不能直接作用于汽车用来代替部分能源,只是提高燃烧效率,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将尾气中的以上能量加以利用,不但可以用来给发动机增压,而且还可以直接推动汽车或发动机做功,提高尾气利用效率。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发动机排出的气体进行二次燃烧,解决发动机尾气中的未燃尽问题,其技术难点是如何把空气加入到发动机排出的400度一700度的高温高压尾气中去,进行二次燃烧,其解决方法是,利用高速气体产生的负压作用及加入压缩空气来解决这一问题,既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安装压缩空气导入室(2),所述压缩空气导入室(2),环形安装在排气管出口并向燃烧区均匀供给空气;燃烧问题解决了,那么其利用效率问题如何解决呢?其方法是在二次燃烧后的尾气中加入压缩空气,然后再将其用来一起做工,这样会使尾气中的能量瞬间传递给压缩空气,从而使其排放温度更低做功效率更高;如何把利用汽车尾气做的功运用到汽车或发动机上,电需要发电、储存、电机、转化等过程,利用效率很难提高,利用其它方法震动、传输等问题也会成为尾气利用的一大难题,本发明利用的是压缩空气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优点是压缩空气的设备小、利用压缩空气做工的设备也小、传输方便不怕震动来源广泛,同时还可以为二次燃烧和做功区加入压缩空气;另外为了提高做功效率减少能量损耗,除了向空气中开放的排出口和吸入口之外,其余都要涂上绝热层。
根据以上原理,本发明的尾气综合利用装置主要有以下部件构成:排气管(1)、压缩空气导入室(2)、二次助燃区(3)、温控探头(4)、控制阀(5)、尾气做功区(6)、保温层(7)、尾气排放探头(8)、尾气排出口(9)、支撑架(10)、空气入口(11)、空气压缩区(12)、单向阀(13)、压缩空气导出管(14)、压缩空气储藏罐(15)、增压输出管(16)、动力输出管(17)、尾气利用输出管(18)、变速箱(19)、出气阀(20)、进气阀(21)、螺旋气功转动轴(22)、离盒阀(23)、挡位控制阀(24)、进气阀(25)、出气阀(26)、密封轴承(27)、汽车后桥(28)、压缩空气入口(29)、控制阀(30),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排气管(1)与二次助燃区(3)相连结,在排气管(1)与二次助燃区(3)之间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室(2),通过调解控制阀(30)的大小,控制压缩空气进入二次助燃区(3)的多少,控制阀(30)自动受控于温控探头(4);控制阀(30)、温控探头(4)、二次助燃区(3)、压缩空气导入室(2)及发动机排气管(1)共同组成汽车尾气燃尽系统,使从发动机中排出的未燃尽的成份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燃烧;发动机尾气经过二次助燃区(3)后,则进入尾气做功区(6),同时在尾气做功区(6)的前端设有压缩空气入口(29),通过控制阀(5)控制压缩空气混入尾气做功区(6)的多少,控制阀(5)开闭的大小由尾气排放探头(8)来自动控制,使尾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最佳状态,使尾气做功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做功后的尾气及压缩空气通过尾气排出口(9)排出;尾气排出口(9)、尾气排放探头(8)、做功区(6)、压缩空气入口(29)、控制阀(5)及保温层(7),共同组成高效尾气做功区,由于现有空气动力做功机械很成熟其效率很高,形状多样,因此其使用什么样的做功机械可根据使用空间来定,但此处的空气做工机械应以使用螺旋发动机为最佳;(10)是支撑架,由2个以上轴承及瓦盒共同支撑做功区(6)的主轴及空气压缩区(12)的主轴,两主轴为通轴,在尾气做功区(6)的推动下带动两轴同时转动,同时带动空气压缩区(12)压缩空气;轴承、瓦盒,两主轴共同组成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的支撑系统;空气入口(11)、空气压缩区(12)、单向阀(13)、压缩空气导出管(14)共同组成空气压缩系统;压缩空气贮藏罐(15)、增压输出管(16)、动力输出管(17)、尾气利用输出管(18)共同组成压缩空气分配系统;增压输出管(16)与发动机吸气口相连,尾气利用输出口(18)与二次助燃区(3)及尾气做功区(6)相连;动力输出管(17)与螺旋气动转动轴(22)、或改造后的变速箱、或车轮、或发动机本身相连;螺旋气动传动轴(22)由离合阀(23)、挡位控制阀(24)、进气阀(25)、出气阀(26)、进气阀(21)、出气阀(20)、密封轴承(27)构成,并与变速箱(19)汽车后桥(28)共同组成汽车动力输出系统。总结以上内容本发明的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尾气燃尽系统、高效尾气做功系统、支撑系统、空气压缩系统、压缩空气分配系统、发动机增压系统、螺旋气动转动轴(22)或叫输出动力系统共同组成了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藏树正,未经藏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