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优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570.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清闽华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24 | 分类号: | C10L1/24;C10L1/16;C10L1/185;C10L1/26;C10L1/233;C10L1/14;B67D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8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优化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一种燃油优化剂;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燃油优化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燃油添加剂成本高,且仅能一剂一用,只清炭不增效,新车无法节油,净化率低或净化不全面,添加剂量大,尤其对于柴油几乎不起作用。而如何克服这些现有的燃油添加剂的这些缺陷,成为世界性需要攻克的共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燃油经济性、节油减炭、净化率高的燃油优化剂,填补国内乃至世界的空白。
本发明提供的燃油优化剂,其配方按重量计由如下组份组成:
戊烷磺酸钠4.08%-5.08%;
癸烷磺酸钠8.84%-12.8%;
二环戊二烯5.1%-7.1%;
丙酮17%-22%;
亚磷酸二正丁酯5.66%-9.1%;
苯三唑脂肪胺5.2%-11.3%;
甲基油脂38.5%-45.5%。
在常温常压下,分别将各组分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燃油优化剂在炼油厂中的应用,其使用方法如下:
在炼油最后一道工序,按体积比比例1∶(4000-8000)添加本发明提供的燃油优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油优化剂在油库或加油站中的应用,其使用方法如下:在油槽或油罐输油入口安装剂量计推进器,当输油时按体积比比例1∶(3000-8000)添加本发明提供的燃油优化剂。如果再往油槽或油罐输入燃油,同样按上述比例添加。
本发明适用以汽油(甲/乙醇汽油)、柴油(生物柴油)、重油作为动力的引擎使用(包括摩托车、汽车、火车、拖拉机、挖掘机、轮船、内燃机以及燃油发电机设备等);可用于以柴油为燃料的锅炉燃烧。
本发明的燃油优化剂优化燃油品质,它包括脱硫、消除蒸余物残炭、芳烃、烯烃以及降解燃油中不稳定化合物等,以致发动机改变燃油效应提高燃油值,增强分解炭烟氧化转化,将成品油能率提高8%以上,以及消除“MMT”的副作用,而且既无腐蚀性又无裂性催化成分,一剂多用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做的一些非本质的变化与调整,均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戊烷磺酸钠4.08%
癸烷磺酸钠8.84%
二环戊二烯5.1%
丙酮17.98%
亚磷酸二正丁酯8%
苯三唑脂肪胺11%
甲基油脂45%。
在常温常压下,分别将各组分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品。
实施例2:
戊烷磺酸钠5%;
癸烷磺酸钠11%;
二环戊二烯6%;
丙酮20%;
亚磷酸二正丁酯8%;
苯三唑脂肪胺10%;
甲基油脂40%。
在常温常压下,分别将各组分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品。
实施例3:
戊烷磺酸钠5.08%;
癸烷磺酸钠12.8%;
二环戊二烯7.1%;
丙酮22%;
亚磷酸二正丁酯8%;
苯三唑脂肪胺6.02%;
甲基油脂39%。
在常温常压下,分别将各组分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品。
应用实施例1:
将本发明制得的燃油添加剂添加于成品油后检测要项指标(上海市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见表1。
表1以1∶4000(V/V)添加于GB17930-2006车用无铅汽油,检测要项指标及变化率
应用实施例2:
以应用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本发明制得的燃油优化剂添加于轻柴油,见
表2。
表2以1∶4000(V/V)添加于GB252-2000轻柴油(0#),检测要项指标及变化率
应用对比例1:
应用实施例1中,将柴油车使用前后的烟度变化率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柴油车尾气净化效果对比表
本发明的燃油优化剂的多种优点可以由下列的检测表明:
由《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专业汽车发动机权威检测机构,济南汽车检测中心检测(报告编号:BA-01058-E01、BA-01058-E02),能明显改善动力性能,提速强劲、降低油耗、净化排放;通过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由上海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编号:汽油0701013、柴油0701014),93#汽油:降低芳烃、烯烃、硫含量、苯含量,综合平均达44.63%;0#柴油:降低硫含量、酸度、10%蒸余物残炭,综合平均达53.43%(其中降幅最大的,苯含量80%、10%蒸余物残炭98%),各项指标指数均优于GB17930-2006、GB252-2000指标:通过部级化工研究院检测:由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检测(报告编号:451707),无腐蚀性、闪点>80℃,不易燃不易爆,可以航空运输。综合多项检验与测试表明,对添加本发明燃油优化剂的汽油或柴油,其油品质量高于国家标准(汽油GB17930-2006/柴油GB252-2000)指标指数,对发动机没有任何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清闽华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清闽华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降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半五棱镜和屋脊棱镜的光学显示棱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