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496.6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锐;崔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国发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保护区 鸟类 保护 状况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物种的保护状况是指物种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数量,而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已知的威胁等等。
世界上最知名的物种保护状况的名录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
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方面的热点技术。
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和线性整数规划优化法等。但这些方法均需要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过程繁冗而且由于数据的缺失使最终结果得不到广泛认可,严重地影响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的准确性。
因此能够客观公正的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进行测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测试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方面的困难,选取公认的具有明显指示作用的鸟类作为对象,依靠鸟类的受威胁程度、重点保护级别和地理分布特性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可以实现通过明确简洁的数值反映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降低和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和数据匮乏引起的结果信任缺失,并增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测试和保护价值评估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本发明的保护价值指数确切地体现了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和自然保护区应有的实际价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步骤1:确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划定的极危等级CR、濒危等级EN、易危等级VU、近危等级NT和无危等级LC的中国分布的鸟类物种;确定1989年颁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入的国家I级、II级保护鸟类物种;明确中国各省公布的重点保护鸟类名录中的保护鸟类物种。
(2)步骤2: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对步骤1的鸟类物种描述,确定其在中国的分布特性,分为:中国特有分布、中国为主要分布区、中国为次要分布区和中国边缘地区分布四类;
(3)步骤3:根据步骤1、2所获信息,对具有不同濒危等级和分布情况的鸟类赋值,具体如下:
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不同等级的鸟类:
极危等级CR鸟类,8;濒危等级EN鸟类,4;易危等级鸟类VU,2;近危等级NT和无危等级LC鸟类,1。
2)不同重点保护级别的鸟类:
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8;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4;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非重点保护鸟类,1。
3)不同分布特性的鸟类:
中国特有分布的鸟类,8;中国为主要分布区的鸟类,4;中国为次要分布区的鸟类,2;中国为边缘地区分布的鸟类,1。
(4)步骤4:根据步骤1、2和3,建立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状况测试计算公式:
Vs为基于濒危性、重要性和特有性鸟类种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国发,未经崔国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TiO2纳米薄膜浸润性的微流体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