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氯汽化新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256.6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成;朱好言;谷启文;牛军;谢陪建;程传兴;吴鹏;周脉友;卢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化 新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氯汽化新工艺及系统,适用于甲烷氯化物装置及一切用气氯生产的液氯汽化装置的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液氯汽化均采用热水或低压蒸汽加热汽化,由于设备制作及操作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泄漏,一旦液氯汽化器出现泄漏后果非常严重,设备出现渗漏后由于水与氯迅速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腐蚀性非常强,使渗漏点迅速加大,氯与水接触面迅速变大,由于反应比较强烈,严重是会发生爆炸,危险性比较大。
原工艺(见图1)中液氯的加热采用热水或低压蒸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液氯汽化新工艺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液氯汽化工艺,包括液氯储槽进料过程、液氯气化过程和废气处理过程,所述液氯气化过程为:用于液氯汽化的热媒为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该载热剂先用蒸汽加热,加热后的载热剂再与液氯进行循环换热,达到液氯汽化的目的;所述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为合成导热油或氯化烃。
所述用于加热的蒸汽为0.2~0.4MPa的蒸汽。
在对载热剂加热的过程中,先设定载热剂温度(80~90℃),然后利用采集来的温度信号自动控制加热蒸汽气动调节阀的开度对载热剂的温度实现自动控制。
在载热剂进行液氯汽化的循环换热的管路上通过泵进行强制循环。
一种液氯汽化系统,它包括液氯气化器和载热剂加热器,所述载热剂加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液氯汽化器,载热剂加热器和液氯汽化器内流通有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所述载热剂加热器与蒸汽循环装置相连;所述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为合成导热油或氯化烃。
所述载热剂加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所述蒸汽循环装置中用于加热的蒸汽为0.2~0.4MPa的蒸汽。
所述载热剂加热器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即:通过设定载热剂温度(80--90℃)利用温度信号自动控制加热蒸汽气动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载热剂的温度,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DCS、控制回路。在载热剂加热器与液氯汽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强制循环泵。
所述强制循环泵设在载热剂自液氯汽化器流向载热剂加热器的管路间,强制循环泵抽自液氯汽化器管间换热后的载热剂进入载热剂加热器管内。
所述液氯汽化器还连接一释放槽,释放槽与氯气碱洗塔相连。液氯汽化器管通过释放槽进行释压,并连接到氯气碱洗塔经过无害化处理再排放。
连接液氯源的管路上安装有旋流喷头,该旋流喷头设在氯汽化器内。液氯是在液氯汽化器的底部以旋流方式进入,即液氯在进入汽化器时通过旋流喷头充分使汽化器底部的液氯湍动起来,使新鲜的液氯与浓缩后的液氯充分混合,避免静止形成死区从而避免了三氯化氮积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后,由于氯与该载热剂不发生反应,不会造成腐蚀,就避免了由于泄漏而造成的安全及环保问题,使液氯汽化装置安全性大大提高,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氯汽化器,2. 载热剂加热器,3. 氯气缓冲罐,4. 释放槽,5、事故氯槽,6、氯气碱洗塔,7、强制循环泵,8、载热剂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包括一种液氯汽化工艺,包括液氯储槽进料过程、液氯气化过程和废气处理过程,所述液氯气化过程为:用于液氯汽化的热媒为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该载热剂先用蒸汽加热,加热后的载热剂再与液氯进行循环换热,达到液氯汽化的目的;所述不与氯气发生反应的载热剂为合成导热油或氯化烃。
所述用于加热的蒸汽为0.3MPa的蒸汽。
在对载热剂加热的过程中,先设定载热剂温度(80-90℃之间),然后利用采集来的温度信号自动控制加热蒸汽气动调节阀的开度对载热剂的温度实现自动控制。
在载热剂进行液氯汽化的循环换热的管路上通过泵进行强制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纳米碳化硅涂层硬化碳材料界面的方法
- 下一篇:BDNF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