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091.2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溪山;杨智超;蔡恒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复合刀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基材表面有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的复合刀具。
背景技术
陶金复合材料通常被应用于需要高硬度的模具与切削刀具基材材料,包括车刀、铣刀、绞刀、刨刀、锯片、钻头、冲头、剪切模、成型模、抽制模、挤型模、手表零件等,其中以碳化钨超硬复合材料最为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碳化钨模具、刀具在使用上皆面临硬度不足、耐温性不足与耐磨耗性不足等问题。
在目前的技术中,主要是针对陶金复合材料本身的性质,或其表面的性能进行改善。就基材材料本身而言,例如,在中国台湾专利第I347978号中,公开一种使用多元合金(multi-element alloy)取代常用的钴金属做为碳化钨超硬复合材料的结合金属,所得到的碳化钨/多元合金超硬复合材料,是具高韧性的基材材料。
就表面处理而言,则是通过镀膜技术在基材表面上披覆硬质薄膜。所述硬质薄膜大致可分为单一层硬质薄膜与多层硬质薄膜。单一层硬质薄膜种类很多,例如广泛使用的Ti、Cr、Zr、Al或W的氮化物与碳化物、或少数可达超硬膜程度的立方硼化氮膜(Cubic Boron Nitride,cBN)及类钻碳膜。另外,由于大多数过渡金属氮化物具有相当的相互溶解度,故还能通过金属元素的选择与元素间比例的调配而得例如(TiAl)N、(TiZr)N、(TiCr)N、(TiAlV)N等的氮化物。目前现有技术的单一层硬质薄膜多使用三元合金。
然而,例如立方硼化氮膜,其本身为非热稳定性,使得材料在高温时易与基材发生相互扩散,导致硬度大幅下降,而限制其应用范围。多层硬质薄膜则多是由上述单层薄膜组合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刀具,包括基材以及披覆于基材表面上的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其中所述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的合金成分包括五至七种金属元素。前述金属元素至少包括铝元素、铬元素及铁元素,其中铝元素占上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57wt%~11.18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材例如是陶金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陶金材料例如是碳化钨/多元合金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陶金材料例如是碳化钨、碳化钛、碳化硅、氮化硼或氧化铝的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金属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约小于5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铬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10.22wt%~33.67wt%;铁元素占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11.00wt%~35.27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元素更包括至少二元素是选自钴(Co)、镍(Ni)、锰(Mn)、硅(Si)、钛(Ti)与钒(V)所组成的群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钴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39.39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镍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36.33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锰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19.84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硅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9.10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钛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15.51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钒元素占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如是约大于0至32.99wt%。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在刀具基材的表面披覆单一层的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因其与基材之间具有高键结力,且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使用的合金成分具五至七种金属元素,具高硬度、高耐磨耗性与高耐温性的特性,故能增强刀具的硬度、耐磨耗性与耐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刀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例1所镀制的薄膜,其XRD分析图谱。
附图标记说明
10:复合刀具
100:基材
110:多元合金氮化物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刀具,能增加刀具的硬度、耐磨耗性及耐温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