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视频对产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5010.9 | 申请日: | 201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寅;虞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H04N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视频 产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立体视频对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显示辅助信息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所述立体视频对在立体显示器D1上显示;
所述显示辅助信息包括摄像机视点位置信息、虚拟视点位置信息和显示端缩放系数S1;
所述摄像机视点位置信息指示三维视频序列中一个摄像机视点C的位置;
所述虚拟视点位置信息指示一个虚拟视点P1的位置;
所述显示端缩放系数S1为所述立体显示器D1的水平分辨率Res1与水平宽度W1的比值,即S1=Res1/W1,所述水平宽度为显示器屏幕实际宽度的近似值;
所述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包括:
1)选择所述三维视频序列中所述摄像机视点C的视频序列作为所述立体视频对中的一个视频序列V1;
2)确定一个虚拟视点P2,合成虚拟视点P2的虚拟视点视频序列,作为所述立体视频对中的一个视频序列V2,所述虚拟视点P2在摄像机视点C和虚拟视点P1的连线上,且与所述摄像机视点C的距离为所述摄像机视点C和虚拟视点P1之间距离的S1/K倍,其中K为一个常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视频对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辅助信息还包括图像平移信息,所述图像平移信息指示对所述立体视频对中两个视频序列的图像进行水平平移的像素数X;
所述“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还包括对所述立体视频对中两个视频序列的图像进行水平平移,且平移的像素数X’为所述像素数X的S1/K倍,即X’=XS1/K。
3.一种立体视频对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输入的显示辅助信息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所述的立体视频对在立体显示器D1上显示;
所述显示辅助信息包括摄像机视点位置信息、虚拟视点位置信息、显示端缩放系数S1和源端缩放系数S2;
所述摄像机视点位置信息指示三维视频序列中一个摄像机视点C的位置;
所述虚拟视点位置信息指示一个虚拟视点P1的位置;
所述显示端缩放系数S1为所述立体显示器D1的水平分辨率Res1与水平宽度W1的比值,即S1=Res1/W1;
所述源端缩放系数S2为一个立体显示器D2的水平分辨率Res2与水平宽度W2的比值,即S2=Res2/W2;
所述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包括:
1)选择所述三维视频序列中所述视点C的视频序列作为所述立体视频对中的一个视频序列V1;
2)确定一个虚拟视点P2,合成虚拟视点P2的虚拟视点视频序列,作为所述立体视频对中的一个视频序列V2,所述虚拟视点P2在摄像机视点C和虚拟视点P1的连线上,且与所述摄像机视点C的距离为所述摄像机视点C和虚拟视点P1之间距离的S1/S2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视频对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辅助信息还包括图像平移信息,所述图像平移信息指示对所述立体视频对中两个视频序列的图像进行水平平移的像素数X;
所述“对三维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立体视频对”还包括对所述立体视频对中两个视频序列的图像进行水平平移,且平移的像素数X’为所述像素数X的S1/S2倍,即X’=XS1/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