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935.1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防;董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邦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K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中间 接头 微型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状态在线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用于冷缩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热缩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和电流在线监测。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城市供电线路越来越多采用电力电缆,采用电缆中间接头实现电缆与电缆的连接。电缆中间接头故障次数占电缆故障总次数70%以上,中间接头故障会使整条线路停电两至五个小时,大大影响了城市供电可靠性。因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高接触电阻、局部放电积累等原因产生的热量使电缆中间接头的温度不断升高,加快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泄流电流逐步增大,到达一定程度导致发生击穿或火灾。由此可知,只要实时测量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的温度,尽早发现温度升高的电缆中间接头,就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防止停电事故的发生。
由于电缆接头的温度是连续且缓慢变化的,所以当中间接头过热到事故发生时,有着相当长的时间采取措施来避免该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线路的安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一套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即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中转设备及时告警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措施,在故障发生前把故障点隔离,把即将发生的故障转化为紧急缺陷处理,避免停电事故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实际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能够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监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内部实际温度和电流,并使用5.8G无线通讯技术从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内部与外部电缆井数据集中器进行通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用于冷缩型和热缩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和电流在线监测,安装于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内部,所述的微型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CT取电装置兼电流互感器、超级电容、信号调理电路、电源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CT取电装置兼电流互感器的电源输出接入电源管理模块,电流采样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接入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把能量储存在超级电容中,有控制的给信号调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控制信号来自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接入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5.8G无线通讯技术与外部电缆井数据集中器进行通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选用集成PA功放的5.8G收发芯片、LNA低噪声放大器的5.8G收发芯片或前端芯片分离的5.8G收发芯片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的无线通信天线为板载式芯片天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CT取电装置兼电流互感器中的CT取电装置采用纳米晶或坡莫合金中的一种作为铁芯材料,输出功率为0.1W-0.3W。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中CPU采用Cortex-M0 ARM单片机或其他单片机的一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超级电容采用法拉级超级电容。
本发明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用于冷缩型和热缩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和电流在线监测,该微型监测装置采用的5.8G无线通讯技术与外部电缆井数据集中器进行通讯,亦能穿透电缆井中可能存在的半米深积水实现通讯,能够在不破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绝缘水平的情况下,准确反应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内部实际温度和电流,并可实现单相温度越限报警、单相过电流报警和相别温度比较越限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微型监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微型监测装置布置图;
附件中的标记为:1、CT取电装置兼电流互感器,2、温度传感器,3、数据采集及通讯模块,4、铜屏蔽,5、半导体层,6、主绝缘管,7、铜芯,8、连接管,9、铜屏蔽网,10、半导管, 11、外绝缘管,12、内绝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邦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邦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炉防水防尘结构
- 下一篇:智能燃气灶感温探头的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