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4723.3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杨程丽;赵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杨程丽;赵骞 |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窗 型双轴 跟踪 太阳能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没有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效率低。据研究,在太阳能光发电中,相同条件下,采用自动跟踪发电设备要比固定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提高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发电效率高的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本发明的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机械部分和太阳自动跟踪控制电路部分,太阳自动跟踪控制电路由常规的传感信号处理电路、PLC控制器、驱动电路组成,驱动电路控制机械部分的电机运动,机械部分的硅光电池传感检测器由基座、固定支撑架、活动支撑架、电机及硅光电池散片组成,固定支撑架安装在基座上,固定支撑架上设有支架转动电机,活动支撑架安装在固定支撑架上,并与支架转动电机相连,硅光电池散片座与电池散片座转动电机相连,并安装在活动支撑架上,硅光电池散片座上设有四片梯形硅光电池散片,梯形硅光电池散片与硅光电池散片座的夹角为30~60°,硅光电池传感检测器利用梯形硅光电池散片不垂直于太阳入射角时,同组硅光电池出现电位差的原理,实现太阳位置跟踪;机械部分的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由支架、电池板、电池板固定框、电机及传动杆组成,电池板固定框内设置均匀排列的电池板,电池板的两端通过轴活动地安装在电池板固定框上,电池板均与传动杆相连,传动杆与设在电池板固定框上的传动杆转动电机连接,带动传动杆及电池板转动,电池板固定框由支架支撑,支架上的电池板固定框转动电机与电池板固定框连接,带动电池板固定框转动。
本发明的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系统开始工作后,系统程序开始计时,由太阳能检测模块检测太阳位置驱动检测模块电机,将检测模块的编码器位置信号传入PLC中,再由PLC控制主电池板电机,它采用自动跟踪系统驱动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双轴跟踪,太阳能电池板由初始位置自东向西自南向北自动跟随太阳相对运动的方向按间歇方式分段转动,从而使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保持在较大的功率输出状态;日落后,旋转控制电路中的回转复位电路自动启动,带动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回转至初始位置,并处于休眠状态;早晨,太阳升起,电路启动,控制电路自动寻找太阳。
本发明的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工作安全可靠,保证电池板在设计跟踪时间内都能正对太阳;2、夜间自动返回原始工作位置,以备第2天工作需要;3、采取间歇性工作方式,以节省电能消耗;4、机构传动设计为百叶窗式的结构,通过串联方式同时安装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可向两头无限延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硅光电池传感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百叶窗型双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机械部分和太阳自动跟踪控制电路部分,太阳自动跟踪控制电路由常规的传感信号处理电路、PLC控制器、驱动电路组成,驱动电路控制机械部分的电机运动,机械部分的硅光电池传感检测器由基座2、固定支撑架3、活动支撑架4、电机及硅光电池散片6组成,固定支撑架3安装在基座2上,固定支撑架3上设有支架转动电机1,活动支撑架4安装在固定支撑架3上,并与支架转动电机1相连,硅光电池散片座6与电池散片座转动电机5相连,并安装在活动支撑架4上,支架转动电机1与电池散片座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相互垂直,硅光电池散片座6上设有四片梯形硅光电池散片,梯形硅光电池散片与硅光电池散片座的夹角为30~60°;机械部分的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由支架11、电池板8、电池板固定框9、电机及传动杆7组成,电池板固定框9内设置均匀排列的电池板8,电池板8的两端通过轴活动地安装在电池板固定框9上,电池板8均与传动杆7相连,传动杆7与设在电池板固定框9上的传动杆转动电机10连接,电池板固定框9由支架11支撑,支架11上的电池板固定框转动电机12与电池板固定框9连接,传动杆转动电机10与电池板固定框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杨程丽;赵骞,未经陈勇;杨程丽;赵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