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590.X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龚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晓军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治 作物 根腐病 微生物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细菌、真菌及线虫等病原生物引起的植物土传病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借助于土壤的保护,病原生物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一旦寄主出现便会大量侵染,造成严重损失。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长期连作,造成部分地区土传病频发,严重影响种植效益。伴随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禽养殖形成的污染废弃物总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的畜禽粪尿不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对畜禽及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通过好氧发酵生产有机堆肥,再以堆肥为载体培养防治根腐病菌种,所形成的微生物有机肥中功能微生物数量庞大,进入土壤后能够有效定殖,大大提高了对目标病害的控制能力,实现肥效和防效的统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以减轻设施农业生产中作物根腐病危害,同时解决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够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一、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方法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培养基为液体加酵母膏;
二、将含水率为70~75%鲜粪、10~20%竹醋原液、10~20%填充料混合置于堆肥槽中,采用静态强制通风方式进行堆肥处理,通气量为20~25m3/(h·t),经50~70天堆肥达到腐熟,得到猪粪堆肥产品;
所述填充料为锯末或秸秆;
三、将生活垃圾进行水解,以固态水解产物为基质,每千克基质中添加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0.1~0.2L,充分混匀,调整基质含水率到45%~55%,发酵培养5~7天,使基质中防治根腐病菌种数量达到1×1010个/g以上;
四、将发酵培养后的基质与猪粪堆肥产品按照体积比1∶3~5进行充分混合,制成含防治根腐病菌种的生物有机肥料。
步骤一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中,目标菌种可以是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中的抗根腐病菌,其发酵条件具体为:pH 6.2~8.1,培养温度24~37℃,发酵时间36~48h;
步骤一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中,目标菌种也可以是多粘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polymyxa)中的抗根腐病菌,其发酵条件具体为:pH 6.0~7.8,培养温度25~35℃,发酵时间18~36h。
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够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防治作物根腐病的发生,同时由于利用生活垃圾以及猪、牛、羊粪,使有机固体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制备的有机肥料中含有有效的防治根腐病菌种数量为2×108个/g以上、全氮含量为3~5%、全磷含量为2~4%、全钾含量为2~5%、有机质含量为55~65%、pH为6.0~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1
一、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方法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培养基为液体加酵母膏;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中,目标菌种可以是枯草芽孢杆菌属中的抗根腐病菌,其发酵条件具体为:pH 6.2,培养温度24℃,发酵时间36h;制备防治根腐病菌种种子液中,目标菌种也可以是多粘类芽孢杆菌属中的抗根腐病菌,其发酵条件具体为:pH 6.0~7.8,培养温度25~35℃,发酵时间18~36h;
二、将含水率为70kg羊粪、10kg竹醋原液、20kg秸秆混合置于堆肥槽中,采用静态强制通风方式进行堆肥处理,通气量为20m3/(h·t),经50~70天堆肥达到腐熟,得到猪粪堆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晓军,未经龚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按摩椅
- 下一篇:自然通风石灰窑改造为风机送风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