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捷式场内运管小车以及该小车的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461.0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锋;王少平;王志军;考肖琴;张勇;葛汝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韩素琴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场内 小车 以及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运输车,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水套管巻制工程的场内运管小车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承接的SZ36-1二期隔水套管的卷制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需要接长施工的管件是达到φ508大直径的隔水套管,根据工程需要,每根隔水套管需要接长至50米,单件重量约有15吨。
为了便于施工,本申请人以临时租用的码头后方空旷场地作为接长隔水套管的施工场地,由于该场地没有任何运输设施,所以,接长后的隔水套管,需以租赁的汽车吊将其装载到平板车上运至码头前沿,再以租赁的汽车吊将其卸到码头前沿的成品堆放区存放,等待出海安装。
可见,采用上述方式装卸、运输隔水套管,需要两台32T的汽车吊才能完成从施工现场到成品堆放区的运输和装卸,如此,必须付出高昂的汽车吊租用费,不利于节省施工经费与节能减排,提高了施工成本,而采用平板车运载隔水套管,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运管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供一种便携式场内运管小车以及该小车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便携式场内运管小车,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上的两对车轮,两对所述的车轮上分别设置有车轮支架,所述的车轮支架上固定连接作为小车车厢的框架。
本发明便携式场内运管小车的使用方法是:
(1)首先将50米长的隔水套管分成三段,用铲车将三段隔水套管分别放在组对区的三个组对胎具上进行组对,待组对完成后,分别以3个配置好胎具的20T油压千斤顶将三段隔水套管同时顶起,再将3台所述便携式运管小车分别推到三段隔水套管的下方,并在作为小车车厢的框架上纵向放置两根枕木,然后将所述的油压千斤顶卸压,以使所述的隔水套管安全落在所述的框架上。
(2)将载有隔水套管的运管小车推至焊接区内,并将所述的隔水套管送到焊接转胎上进行接长焊接,焊接完毕后,以所述的油压千斤顶同时将接长的隔水套管顶起,再将3台所述的便携式运管小车同时推到已完成焊接的隔水套管下方,然后将所述的油压千斤顶卸压,以使所述的隔水套管安全落在所述的框架上。
(3)将接长后的隔水套管运至码头前沿,送至所述成品堆放区内的垫墩处,以油压千斤顶将所述的隔水套管顶起,撤出所述的便携式运管小车,再将所述的油压千斤顶卸压,使所述的隔水套管安全落在垫墩上存放,等待出海安装。
在以上的使用方法中:
所述便携式运管小车上所述框架的上表面比所述组对区内组对转胎的上表面和所述焊接区内焊接转胎的上表面低300mm;所述便携式运管小车上框架的上表面比所述成品堆放区内垫墩的上表面低310mm。
3台所述便携式运管小车所用的轨道均匀分布在40米区间内,且相邻两条轨道1的间距为20米。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其有益效果是:
(1)以有轨运管小车代替现有技术的平板运输车,突出了运管小车在轨道上可靠运行的特点,操作更加省力,运输更加安全。
(2)以3台20T油压千斤顶组合成起重装置,代替原来必须租赁使用的2台32T汽车吊,从而节约高昂的汽车吊租用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3)改善了现有技术的运管方式不利于节省经费与节能减排的施工状况,可以方便、可靠的应用于施工现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式运管小车及该小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便携式运管小车时场地布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便携式运管小车的构成情况和使用状态。
参照图1,本发明的便携式场内运管小车,其构成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1上并可在所述的轨道1滚动的两对车轮8,两对所述的车轮8上设置有车轮支架9,两对所述的车轮支架9分别用于焊接固定在两对所述车轮8上部作为小车车厢的框架10。
图1中的标记2(3)是配合本发明便携式场内运管小车使用的组对转胎2和焊接转胎3,标记5是作为工件的隔水套管,标记6是用于装卸隔水套管5的油压千斤顶,标记7是为了防止所述的隔水套管5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而纵向放置在所述框架10上的枕木。
图2示意了使用本发明的便携式运管小车时施工场地的布置状况。
参照图2,三个虚线框分别表示施工场地内布置的3个主要分区,其中包括成品堆放区13、焊接区12以及组对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芯电缆
- 下一篇:一种帽型结构化的预浸纸片材及其叠层复合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