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水壶加热盘及其构成的电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428.8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扈罗全;周有良;蒋应龙;徐进;杨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扈罗全;周有良;蒋应龙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水壶 加热 及其 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水壶加热盘及其构成的电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热水壶加热方式大多采用底部发热盘加热方法。这种发热盘是一个内嵌电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发热盘中的电热管都是单圈Ω型。电能通过内嵌的电发热管转换成热能,铝合金圆盘再把热能传递给不锈钢的壶体。这个传递过程当中,能量传递相对较慢,且在多次传递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能量损耗。而且因局部高温加热,在底部与加热盘相连处的壶体内底部容易结水垢。
使用电水壶煮水过程中,会产生大小不一的噪声。根据“GB 19606-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的条款,并未对电水壶噪声给出限值要求。因此目前阶段电水壶不评估噪声等级。但随着对产品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已经意识到需要处理电水壶的噪声问题。
电水壶在把冷水煮沸的过程中,随着壶内水温上升,壶内噪声水平越来越高;在达到沸点前,噪声水平会有小幅的下降。噪声来源于壶内待煮的水的振动,振动起因来源于两个方面:1.煮水过程中由于热传导的作用,待煮水由于在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水体发生紊流,水体因紊流作用导致振动,从而发声,这是电水壶煮水产生噪声的最主要原因;2.对水持续加热,由于对流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溶解在冷水中的空气浓度在水的不同部位是不一样的。根据热力学定理PV/T=常数,在等压条件下,随着温度T上升,P变小,气泡的V也变大,由于存在热对流,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走的是曲线路径。部分气泡与水分子发生碰撞,发生破裂而振动发声,从而会产生声音。
经过在消音室对电水壶煮水过程进行实际测试,发现在频域上,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000Hz附近。这表明,热量在水分子中传导时,水分子的振动效应很强。从节能角度来看,煮水过程发生声响的能量,来自于电能转换的热能的一部分,是电能的一种转变形式。因此声能越大,煮水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就越低。对电水壶的能效进行测试后发现,噪声能量所占比重较小。
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便携式电水壶,都是使用发热盘置于底部进行加热。出于成本的考虑,绝大多数发热盘都是单圈Ω型。为降低加热过程中局部加热区域过热的程度,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处理。根据下面的电热丝发热功率计算公式:
上式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ρ为电阻丝的电阻率,l为长度,s为截面积。一个途径是降低发热功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较为适宜的噪声等级为不超过45dB。对环境友好型的电水壶,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测试不同功率电水壶的噪声水平,发现其噪声一般都在60~65dB范围内,有些电水壶的噪声可以达到70dB以上。对于额定功率为1.5kW的电水壶,发热功率降低到额定功率的80%时,噪声可以降低约5dB。如果使用现有类型的电水壶,只能使用约50%的功率,这样对于煮水的效率就大打折扣。在不降低功率的前提下,当不改变ρ时,可以降低单位长度电加热丝的电压降。为此,可以增长电热丝的长度l,同时增加电热丝的横截面积s。或者,在不改变s的情况下,降低ρ,而提高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扈罗全;周有良;蒋应龙,未经扈罗全;周有良;蒋应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