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调整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4386.8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蒙永民;肖志明;唐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调整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压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到来,移动MBB(Modular Building Block,简称MBB)宽带越来越宽,导致射频拉远(Radio Remote Unit,简称RRU)功率倍增,因功率增大导致电缆直径越来越粗。另外,在比较远的室外塔站、室外楼顶站、或者室内覆盖比较大地方要求RRU具有拉远的能力,此时导致RRU电缆直径比较粗大,使得RRU解决方案成本上升,例如:RRU拉远端子加大、机柜以及配电盒出线粗,要求空间加大,同时需要额外的转接部件等不利于产品的归一化设计。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直接电压提升的电压提升电路,该电路是将电压源直接连接变换器,经由变换器转换之后输出需要的电压。
然而,采用上述的电压提升电路,不考虑原有电压源的电压值,直接将电压源的所有功率都通过整个变换器,其容易导致整个电压提升电路在提升电压过程中的效率低下,且功耗大,进一步会给包括电压提升电路的系统带来散热问题,进而使得系统的体积增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调整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提升电路的效率低下、功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其包括:
主回路单元,用于根据电压源的输入信号输出与所述电压源的电压值相等的第一电压信号;
电压提升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用于和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串联组成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出信号;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置的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控制所述电压提升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压调整电路采用电压提升单元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该第二电压信号和第一电压信号之和组成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出信号,由此,可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压调整电路中电压提升的效率提高,同时减少电压调整电路的功耗,进而减小使用电压调整电路的系统的热量,以及减小系统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同样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中反馈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述的各个实施例都只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下述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即使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也可以通过等效变换部分甚至全部的技术特征,而获得能够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技术效果的其它实施例,而这些变换而来的各个实施例显然并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整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压调整电路9包括:主回路单元11,电压提升单元12和切换控制单元13;
其中,主回路单元11根据电压源10的输入信号(如图1中的Us)输出与电压源10的电压值相等的第一电压信号Us’;
电压提升单元12用于根据输入信号Us输出第二电压信号ΔU,第二电压信号ΔU用于和第一电压信号Us’串联组成电压调整电路9的输出信号Vout;
切换控制单元13用于将第一电压信号Us’与预置的第一参考电压Vg进行比较,在第一电压信号Us’大于等于第一参考电压Vg时,控制电压提升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ΔU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墨盒
- 下一篇:一种圆形喷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