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夹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285.0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夹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件夹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经常使用计算机处理各式各样的文件,并将文件存储到对应的文件夹中。在由文件夹页面浏览文件夹内容页面或由文件夹内容页面返回至文件夹页面,均需要进行文件夹切换操作。
现有技术在实现文件夹切换时,在文件夹页面采用抽屉下拉的方式显示文件夹内容或进入下一个页面显示文件夹内容,在文件夹内容页面则通过点击后退按钮的方式返回到文件夹页面。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实现文件夹切换时,文件夹页面与所显示的文件夹内容页面相对独立,且打开或返回文件夹页面的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文件夹页面和文件夹内容页面的切换。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文件夹页面和文件夹内容页面之间的切换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夹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件夹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打开文件夹内容页面;
检测用户在所述文件夹内容页面的触屏动作,并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
如果是,则执行由文件夹内容页面至文件夹页面的切换操作。
其中,所述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具体包括:
检测用户在文件夹页面对选定的文件夹进行的操作,并根据所述操作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所述文件夹为所述用户选定的文件夹。
可选地,所述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具体包括:
检测用户在文件夹页面的触屏动作,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文件夹页面的触屏动作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所述文件夹为上次打开的文件夹。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之前,还包括:
预先设置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轨迹,并确定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轨迹;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具体包括:
判断确定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轨迹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轨迹;
如果是,则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
可选地,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之前,还包括:
预先设置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方向,并确定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方向;
所述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具体包括:
判断确定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方向;
如果是,则判断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文件夹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
打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指令打开文件夹内容页面;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在所述打开模块打开的文件夹内容页面的触屏动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
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则执行由文件夹内容页面至文件夹页面的切换操作。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检测用户在文件夹页面对选定的文件夹进行的操作,并根据所述操作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所述文件夹为所述用户选定的文件夹。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检测用户在文件夹页面的触屏动作,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文件夹页面的触屏动作获取打开文件夹的指令,所述文件夹为上次打开的文件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轨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轨迹;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轨迹是否为所述第一预设模块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轨迹,如果是,则判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为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切换动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文件夹切换动作对应的方向;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触屏动作对应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