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4247.5 申请日: 2012-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2631564A 公开(公告)日: 2012-08-15
发明(设计)人: 谭崇展 申请(专利权)人: 通山康复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分类号: A61K36/8988;A61P19/00;A61K35/64;A61K35/58;A61K35/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76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颈椎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变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均寿命延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此病还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颈椎病在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续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与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此系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综合症候群。

由于颈椎位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颈椎又是脊柱中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且负重较大的节端,因此,自人体出生后,随着生长、发育、成熟,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即易发生退行性病理变化。大约在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小,并伴随年龄增长而较为明显,且诱发或促进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行性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较为繁杂的临床症状,如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以及吐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出现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差异。

从年龄上看,由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过度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变,因此,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较多。

从职业上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有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字员、抄写者、计算机操作人员、会计、刺绣女工、手术室护士、长期观看显微镜者、交通警察和教师等。虽然这些职业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并非很大、但由于工作姿势不当,长期低头,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低头时椎间盘承受内压较大,头颈常偏于一侧易引起局部劳损。因此,这些职业的工作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

从睡眠姿势上看,人的一生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枕头过高、过低或枕的部位不当时,不良睡眠姿势持续过长,睡眠时不能予以及时调正,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因此,习惯卧高枕者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还有习惯躺着看书、看电视,使头部长久单一姿势,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易发生颈椎病。另外,头部有外伤史的患者及颈椎有先天性疾病者,咽喉部炎症有时均成为诱发颈椎病的原因。

尽管西医对颈椎病的病理认识非常透彻,但在治疗上也无良策,不外乎采用脱水、消炎、扩管、营养神经、封闭等疗法,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因此不少患者久治不愈而往往求治于中医。

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颈椎病的椎间盘的退变与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之本是肾虚骨空;又与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之邪趁虚而入,而至气血不通,经络闭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搐、麻木及功能障碍则为本病之标。因此,除了要缓解颈椎病的一系列症状之外,最重要的是解除颈椎病最根本的病源。中医在治疗这一类疾病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中成药类:如颈复康颗粒、骨筋丸胶囊、骨刺平片等,但它们有的功能主治广泛而不专,有的疗效慢而服用疗程较长等不足之处,因此研究一种新的,针对性强的,又能本标同治的新的组方和剂型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补肾通督、舒经通络、强筋健骨、化瘀止痛功能的,可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主要成分的原料按重量配伍为:鹿茸:天麻:威灵仙:地龙:地鳖虫:全蝎:蜈蚣:白花蛇:三七=1:1:2-4:0.5-0.83:0.5-0.83:0.5-0.83:0.125-0.2:0.05-0.083:0.5-0.7;

上述组合物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取其粉末置入摄氏80°的恒温箱烘干后的各中药原料粉末并分别封存备用;

上述备用的各中药原料粉末按所述的配伍混合,搅匀,配制成散剂、片剂和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是:鹿茸:天麻:威灵仙:地龙:地鳖虫:全蝎:蜈蚣:白花蛇:三七=1:1:2.2-3:0.67-0.8:0.67-0.8:0.67-0.8:0.16-0.2:0.067-0.08:0.5-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山康复医院,未经通山康复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