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191.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殷庚;王国东;孙齐;黄兴;李韦良;赵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发电机 永磁体 转子 总成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交流发电机由皮带轮、驱动端盖总成、转子总成、定子总成、调节器总成、后壳、整流桥总成组成。其中,转子总成的漏磁量越小,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越高、输出性能越好。现有的转子总成由轴,依次套装在轴上的前爪极、激磁线圈、后爪极、集电环以及位于前爪极与后爪极的极爪之间的永磁体构成。在转子总成的装配过程中,轴、激磁线圈、集电环、前后爪极与永磁体的装配位置需严格对应,一旦上述零件的装配位置出现偏差,会大大增加转子总成的漏磁,导致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下降、输出性能大大降低。而目前,转子总成主要依靠人力装配,各部件的装配位置是否出现偏差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态紧密相关,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因此,现有的转子总成存在质量差异大、质量难以达到要求,输出性能普遍偏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确保正确安装转子总成,尤其是转子总成中的磁线圈、爪极、芯轴和集电环,以减少磁漏、增大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提高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具体步骤如下:
1)、在前、后爪极上分别设置装配标记Ⅰ、装配标记Ⅱ,在激磁线圈上与装配标记Ⅰ、装配标记Ⅱ磁性对应处分别设有装配标记Ⅲ、装配标记Ⅳ;
2)、在激磁线圈的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设置装配标记Ⅴ,在集电环上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结线处设置装配标记Ⅵ;
3)、将前爪极、激磁线圈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Ⅲ与装配标记Ⅰ重合;
4)、将后爪极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Ⅱ与装配标记Ⅳ重合;
5)、将集电环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Ⅴ与装配标记Ⅵ重合;
6)、将激磁线圈的开始端、终止端扎结在集电环上;
7)、在引线与集电环连接处利用锡焊加固。
所述前、后爪极的爪状磁极根部之间设有弧形凹陷,激磁线圈上与弧形凹陷对应位置设有弧形定位凸台,所述装配标记Ⅰ、装配标记Ⅱ为位于前、后爪极的爪状磁极根部之间的非弧形凹陷,所述装配标记Ⅲ、装配标记Ⅳ为非弧形定位凸台,当前、后爪极与激磁线圈位置关系正确时,非弧形定位凸台与非弧形凹陷恰能配合。
所述前、后爪极内表面沿圆周设有U形的缺口,激磁线圈上与U形缺口对应处设有与U形缺口形状一致的凸块,所述装配标记Ⅰ、装配标记Ⅱ分别为前、后爪极上的非U形缺口,所述装配标记Ⅲ、装配标记Ⅳ分别为非U形凸块,当前、后爪极与激磁线圈位置关系正确时,非U形凸块恰能插入非U形缺口内。
所述装配标记Ⅴ为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固接,所述装配标记Ⅵ为集电环上与限位片形状一致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集电环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位置对应,当集电环与激磁线圈位置关系正确时,限位片恰能进入限位槽内,此时引线被拉紧。
所述装配标记Ⅴ为置于集电环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对应处的支架,所述装配标记Ⅵ为集电环上的凸条,所述凸条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的位置相对应,当集电环与激磁线圈位置关系正确时,凸条末端恰能与支架末端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前、后爪极、激磁线圈以及集电环上设有装配标记,且在装配过程中依据装配标记的指示进行安装,转子总成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清晰,不易发生装配错误,前、后爪极、激磁线圈、集电环间磁性严格对应,减少了磁漏、增大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提高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永磁体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后爪极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3是激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4是集电环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5是后爪极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6是激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7是集电环在永磁体转子中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8是激磁线圈的立体图。
图中:轴1,集电环2,装配标记Ⅵ201,后爪极3,装配标记Ⅱ301,激磁线圈4,装配标记Ⅲ、装配标记Ⅳ401,装配标记Ⅴ402,前爪极5,装配标记Ⅰ5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未经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