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球面加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3498.1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北光;刘欢水;胡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整体 差速器 壳内腔 球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球面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中球面的加工方法通常有收下两种:第一种采用专用组合机床加工:成型球面刀由机械装置伸入整体式差速器内腔中,组合机床主轴刀杆顶到球面成型刀具定位孔中,主轴旋转时,带动球面成型刀具运动,左右工进,切削加工内球面。这种方法的优点:易操作,加工时间短,尺寸由成型刀具一次保证。缺点:组合机床由于夹具及刀具固定,一般只能加工一种整体式差速器壳品种,成型球面刀价格贵,设备调整困难,如分粗精锪内球面,设备投资多,不利于中小企业投资。
第二种采用车铣复合中心及带三轴的数控车床加工:使用勾型刀,通过数控程序控制刀塔角度移动,将勾型刀通过整体式差速器壳轴承颈内孔进入内腔,通过编制的数控程序加工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中的球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只要编好数控程序,能加工多品种的汽车整体式差速器壳,柔性化很强,质量能保证。缺点:车铣复合中心及带三轴的数控车床设备昂贵,成本高,编程复杂,同样不利于中小企业投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编好数控程序,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具,就能实现多品种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球面加工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先钩型刀通过整体式差速器壳的轴承颈内孔进入内腔;
(2)钩型刀进入整体式差速器后,再将整体式差速器装进夹具内定位夹紧,夹具使整体式差速器壳定位,再把夹具的安装部位安装到数控车床的主轴上止口上;
(3)再将钩型刀的刀杆移至水平位置,将钩型刀的刀柄与数控车床的刀架夹具中定位夹紧,对好数控坐标;
(4)编好的数控车床的加工程序,启动数控车床程序,车床开始加工,钩型刀在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中来回走圆弧插补加工球面,直至加工到设计尺寸;
(5)松开夹具,整体式差速器壳随刀架移动脱离夹具,再从勾型刀中取出整体式差速器壳,整个过程加工完成。
本发明编好数控程序,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具,能实现多品种的整体式差速器壳加工,质量能保证,整个方案投资小(只需10万左右投资),适合中小企业投资,并能实现很好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装夹过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装夹过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装夹过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经济型数控车床一台,一把加工球面的钩型刀3,根据汽车整体式差速器壳形状及尺寸设计一套夹具2,编制好加工程序。
使用成本低廉的经济型数控车床,将钩型刀3刀具刃磨,先钩型刀3通过整体式差速器壳2的轴承颈内孔进入内腔如图1所示,钩型刀3进入整体式差速器2后如图2所示,再将整体式差速器2装进夹具1内定位夹紧,夹具1使整体式差速器壳2定位,再把夹具1的安装部位安装到数控车床的主轴上止口上,夹具1使整体式差速器壳2正确定位;移动钩型刀3,将钩型刀3的刀杆移至水平位置如图3所示。
将钩型刀3的刀柄与数控车床的刀架夹具中定位夹紧,对好数控坐标,通过编好的数控车床程序,启动数控车床程序,车床开始加工,钩型刀3在整体式差速器壳内腔中来回走圆弧插补加工球面,一般来回二个循环往复,直至加工到设计尺寸,松开夹具,整体式差速器壳2随刀架移动脱离夹具1,再从勾型刀3中取出整体式差速器壳2,整个过程加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