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3354.6 | 申请日: | 201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庭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闽冠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28 福建省福州市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通信 环境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行和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解环境变化和减少环境灾害破坏,人类对生活环境的数据监测和分析成为必要的主题。我们地大环境差异大,环境监测的设备或仪器对采集到的数据,很难进行有线的现场分析和处理,要进行各地数据集中分析处理,那是麻烦的事。在这种条件下,无线通信是最佳的选择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将分布在各地的前端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送到后端的数据处理分析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分析,不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影响,可以实时得到采集的数据,为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端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和后端的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两部分组成,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前端有环境数据监测装置是对前端环境进行探测的设备或仪器,环境数据监测装置主要监测对象包括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对环境监测探测数据经采集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收发。无线通信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后端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可以对前端无线收发到的信息通过处理分析,并给予用户进行监控和分析。本发明能实现通过无线通信对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对不同地域可以安装多个监测装置,不受到地理条件影响,可以分布广阔监测点,数据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分析处理,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架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系统架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结构原理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端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和后端的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两部分组成,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前端有环境数据监测装置是对前端环境进行探测的设备或仪器,环境数据监测装置主要监测对象包括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对环境监测探测数据经采集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收发。无线通信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后端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可以对前端无线收发到的信息通过处理分析,并给予用户进行监控和分析。
前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中探测设备或仪器对自然环境的数据进行探测和采集,经过探测数据采集处理器进行处理,产生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将数据发送出去,无线通信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后端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也有无线通信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送入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综合数据提供参考和分析,内部用户可以分不同权限进行访问和采集,以达到对环境监测的效果。同时,内部用户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流程,发送指令以达到控制前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要求。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系统结构原理框图,为方便控制及定义,本实施例子中,所述的后端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可以无线通信采集和控制一个或复数个不同ID的前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不同ID前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不同环境数据的采集。复数个前端环境数据监测装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一个后端数据处理分析中心进行通信,以达到分散监测集中分析的目的,为环境监测和自然数据采集提供极大重要的实用价值。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闽冠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闽冠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