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3043.X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忠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桩的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将坐落于人口密度较大和邻近建筑物较多的地区,这种情况下,对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振感和环境污染等环节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以避免出现扰民纠纷,影响工程施工建设。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方法,如振动沉管桩、锤击摩擦桩等,和一些施工振感较大的施工方法,如强夯、柴油锤、夯扩桩等,以及一些环境污染较重的施工方法,如振冲碎石桩等,均不适宜在上述情况下采用。
因此,需要有一种承载力较高、施工噪声和震动较小、造价低廉的施工方法,满足上述的条件要求。
在公开号CN1191257A、专利号ZL98101041.5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技术,该桩包括复合载体和混凝土桩身,该工艺的特点是注重对桩端下土体最大最优的加固挤密,并通过形成复合载体,使上部荷载有效地通过桩和的复合载体,传递到较好持力层上,从而提高了桩的承载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上述施工方法在对填充料进行夯扩加固时,采用的重锤质量较大,并且始终是以大能量在进行夯击,其不足处一是传出较强烈的震感,影响周围居民和建筑;二是当地下水较丰富时容易使桩身土体产生液化或软化,影响桩端结合部质量;三是容易对相邻桩造成影响,产生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通过在重锤和外管之间再加入内夯管,并且在进行填料挤密时进行能量控制,在有效形成复合载体的同时可确实地保证桩端结合部质量,提高桩的合格率,减小桩的沉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地基中的预定桩位处,将外管放置在桩位上,在外管中放入重锤,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桩位处土体冲击出一定深度的孔洞,通过外管的外连接装置反压外管向下沉入,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外管底端距设计深度一定距离;
2)提出重锤,采用内夯管放入到外管内,内夯管上端设有固定的夯击盘,夯击盘的直径大于外管的直径,且夯击盘距内夯管底端的长度大于外管长度;
3)在上述内夯管中放入上述重锤,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锤击内夯管中的胶垫,使内夯管向下沉入,并通过夯击盘逐渐带动外管下沉至设计深度;
4)连接上述内夯管和重锤,提升重锤的同时提升内夯管至外管填料口,向外管底端填入一定数量的散体填充料,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锤击内夯管对填入的散体填充料进行挤密;
5)反复进行上述填充和锤击操作,对外管底端,即桩端下方的一定深度和范围的地基土体进行连续的挤密加固,直至满足密实度的要求以达到设计承载力;
6)通过上述外管,向外管底端分次填充预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锤击内夯管对填入的干硬性混凝土进行挤密;
7)提出上述内夯管,通过外管立即灌入一定数量的拌合混凝土,然后进行桩身的施工;
8)提出外管,振捣密实混凝土。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夯管的底端内部填入一定数量的散粒材料,散粒材料上方放置钢板,钢板上方放置胶垫。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外管的外连接装置是指在外管顶端设有耳状固定物,通过绳索与卷扬机连接,由卷扬机带动使外管下沉。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2)中,内夯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长度大于外管长度,且该内管的底端封闭,底端为平底。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3)中,由于上述内夯管上部设有固定的夯击盘,当重锤在进行上下作功动作时,带动夯击盘击打外管顶端,使外管和内夯管同时逐渐向下沉入。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3)中,外管沉至设计深度时,内夯管底端应超出外管底端10~50cm。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4)中,散体填充料是指碎砖或碎瓦或碎石或渣土或卵石或钢渣或水泥土或灰土或干硬性混凝土,或上述材料的混合料。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4)中,填料和锤击的操作,可以是在低落距、低能量的情况下进行的,即重锤的提升高度不超过6m,再以自由落体落下。
最好,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4)中,内夯管和重锤始终是连接固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忠,未经王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双工位收卷机锭子增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