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溶出伏安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3041.0 申请日: 2012-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2636538A 公开(公告)日: 2012-08-15
发明(设计)人: 叶建山;黄奕莹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盈思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7/30 分类号: G01N27/30;G01N27/48;B81C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欧阳凯;靳荣举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萝***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电极 阵列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伏安 检测
【权利要求书】:

1.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点、导电纤维和绝缘体,所述活性点位于绝缘体顶面,导电纤维穿过绝缘体连接活性点;活性点的直径在0.1微米到25微米之间,导电纤维包括金属导线和包裹在金属导线外面的绝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点为多个,一个位于顶面圆心,其余以圆心为中心圆周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点的材料为:碳纤维、玻碳、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金刚石、金、铂、铋、硼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光刻法、丝网印刷法、电沉积法或者组装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法包括以下步骤:

光刻步骤:

(1)、在基片上涂敷增粘剂六甲基二硅亚胺,再涂敷具有感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光刻胶;

(2)、把基片进行预烘,使光刻胶内的溶剂挥发;

(3)、在玻璃基板上真空蒸发金属铬薄膜,然后通过激光烧化剥落方法除去不需要的铬,形成需要的掩模图形,制成掩模版;

(4)、进行对版,将预先已做好掩模图形的掩模版重叠在基片上,接着进行曝光,掩模版上有铬的部分挡住光线,而无铬的部分可以透过光线,光线照到被选择的光刻胶部分就引起化学变化,引起化学变化的光刻胶为正性光刻胶,没有引起化学变化的光刻胶为负性光刻胶,这样就将掩模图形转写到光刻胶上;

(5)、进行显影,正性光刻胶被光照到的部分在显影液中被溶解去除,负性光刻胶不会去除;

(6)、把基片进行后烘,使显影后残留的溶剂挥发;

剥离步骤:

(7)、在基片与负性光刻胶上沉积一层金属薄膜;

(8)、在腐蚀槽内去除负性光刻胶,沉积在负性光刻胶上的金属薄膜因负性光刻胶的溶解而被剥离,直接沉积在基片上的金属薄膜则被保留,直接沉积在基片上的金属薄膜直径在0.1微米到25微米之间;

布线及封装步骤:

(9)、把基片与金属薄膜分离,在金属薄膜的背面涂上导电银胶;

(10)、用绝缘材料包裹金属导线形成导电纤维;

(11)、导电纤维的一端粘在涂有导电银胶的金属薄膜上;

(12)、将导电纤维穿过带有小洞的绝缘体,金属薄膜通过导电银胶粘贴在绝缘体顶面,此处的金属薄膜就是活性点,然后向小洞的缝隙灌注绝缘漆,制得微电极阵列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掩模版上无铬的部分为点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溶出伏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出伏安检测方法为阳极溶出伏安法或阴极溶出伏安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溶出伏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溶出伏安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电极阵列传感器放在0.1mol/L的硫酸溶液中,以0.2V/s的速度在0-1.5V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使微电极阵列传感器活化;

(2)、再将微电极阵列传感器放在浓度为6.0×10-5mol/L~1.0×10-4mol/L的镀汞液中,对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进行电镀汞膜;

(3)、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初始化完成之后,以微电极阵列传感器为工作电极,配合对电极、参比电极组成电化学三电极体系;

(4)、三电极放到待检测重金属的溶液中,富集电位为-2.0V~0V,富集时间为0s~400s,不需要搅拌;

(5)、以30~70mV/s的速度扫描,得到待检测重金属的溶出伏安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溶出伏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重金属为下述种类任意之一或组合:银、铜、铅、镍、钴、铬、汞、镉、砷、钴、钒、锑、铊、锰、锡;对电极为铂丝或不锈钢丝电极,参比电极为Ag或AgCl参比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盈思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盈思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0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