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控制石灰消化性能参数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873.0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双;叶原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2/06 | 分类号: | C04B22/06;C04B28/14;C04B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控制 石灰 消化 性能参数 制备 蒸压加气 混凝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了通过控制石灰消化性能参数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灰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供CaO,并在水热条件下与硅质、铝质材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从而使制品获得强度;提高加气混凝土料浆的碱度,满足铝粉发气条件;在加气混凝土料浆发气稠化和坯体硬化阶段,提供足够的热源,促进坯体的硬化石灰的消化性能是评价石灰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加气混凝土生产配比和工艺,因此,对石灰消化性能进行研究是指导和控制加气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前提。
国内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性能及使用过程的质量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但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配比与工艺方面,特别是石灰消化性能及其对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石灰消化性能参数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制得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料具有较好的浆浇注稳定性和成品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通过控制石灰消化性能参数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即是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中,采用中速消解石灰且控制石灰的细度、初始温度这两个消化性能参数以保证蒸压加气混凝土料浆发泡和稠化协调进行。
优选的,所述石灰的细度控制在8.4%到38.4%之间,所述初始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
本发明的方法,优势在于:
经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料具有较好的浆浇注稳定性和成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消化初始温度对石灰消化性能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2为石灰的有效CaO含量与消化温度及消化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通过控制石灰消化性能参数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具体如下:
1原材料
石灰:市售工业用生石灰,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石膏:市售天然石膏和脱硫石膏,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粉煤灰;
砂:SiO2含量不低于75%;
铝粉:市工业用铝粉膏。
表1生石灰的化学成分%
表2石膏的化学成分%
2试验方法
石灰的细度和消化速度按JC/T478.192《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加气混凝土的性能按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采用蔗糖法测定石灰中的有效CaO含量,具体操作如下:迅速精确称取0.4-0.5g研成细粉的试样,置于250ml具有磨口玻塞的锥形瓶中,加入4g化学纯蔗糖及12-20粒小玻球,再加入40ml新煮沸而已冷却的蒸馏水,塞紧瓶塞,摇动15min,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5N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恰好消失并在30s内不再现红色为止。按下式计算有效CaO的含量:
CaO(%)=(0.028NV/W)*100%
式中:N--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滴定时所耗用的酸标准液的量,ml;
W--试样量,g;
0.028--与1ml 1N酸相当的氧化钙的量,g。
3结果与分析
1)石灰消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石灰细度对石灰消化性能的影响:将石灰磨成不同细度的试样,研究石灰细度对其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细度对石灰消化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当细度从38.4%降低到8.4%,石灰的消化温度从38℃提高到60℃,消化时间从18.5min缩短到7min,表明石灰细度显著影响其消化性能。而石灰的消化性能可能显著影响加气混凝土的生产稳定性和最终性能。一方面提高石灰的细度在蒸压过程中可提高石灰的溶解速度,石灰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与硅质材料的反应接触面积增加,可以促进其与硅质材料的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从而使制品的强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石灰也不能过细,否则会加速石灰的消化。因此,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石灰的细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未经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