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骨骼穿戴式健身与康复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2745.6 | 申请日: | 201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生;韩宝玲;赵欣驰;冯达;罗翔辉;曹虹蛟;吕金科;赵维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欣驰 |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3B21/0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付雷杰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穿戴 健身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与康复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外骨骼穿戴式健身与康复机,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崇尚健康,运动健身在健康生活中必不可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健身房锻炼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对青年男女来说,拥有健壮有力的肌肉或优美苗条的身材,往往是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如今,在市场上可以购得的健身器械基本分为两大类:重物类健身器与弹性元件类健身器。前者以哑铃、杠铃及框架牵引健身器为代表,哑铃、杠铃尽管价格低廉,但用其可以得到锻炼的人体部位却往往有限多半属于一机一用,而且缺乏保护作用。框架牵引健身器尽管更加专业,而且可以对哑铃无法锻炼到的部位进行弥补,但往往体积大,价格高,非一般家庭所适用。尤其应当指出的是,重物类健身器有其特别的劣势,即往往需要上百公斤配套的金属重物。这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是极其不便的。弹性元件类健身器小巧轻便,且摈去了累赘的重物,有其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运动阻力往往为变力,且其阻力大小与人体肢端位移的变化关系缺乏人体构造学上的科学匹配规律,往往不为专业的健身人群所接受。以上两类健身器,均有其不可弥补的弊端。
专利[94101481.9]是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其结构组成主要是由若干支杆纵横交错连接成支架本体,在主竖支杆前方的前支杆设有折叠式座椅及一组勾持横杆,后竖杆与若干滑轮配合,绳索绕设及配重块构成重力装置,在主竖支杆上端铰接有导引连杆,在导引连杆下端设有一组踏板装置并连接重力装置的绳索构成运动在导引连杆内侧设有弧形导轨,再辅以施力握杆和套装。用本装置可进行多功能的健身运动。经资料查阅可知:该健身器仍以传统的重物作为施力装置,运动过程中缺乏保护作用,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极其不便。并且重物提供的阻力大小与人体肢端位移的变化关系缺乏人体构造学上的科学匹配规律,不科学。而且该健身器没有机身调整功能,只能适应一定身高和体型的小部分人群,适用范围小,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偏大,由此可见其弊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骨骼穿戴式健身与康复机,集健身与康复功能为一体,并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
本发明的外骨骼穿戴式健身与康复机包括肢体模块和躯干模块,肢体模块包括两个手部模块和两个脚部模块,其中两个手部模块沿躯干模块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两个脚部模块沿躯干模块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
手部模块包括第一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第三动力模块、大臂管和手部伸长部件,其中大臂管为直角结构。
第一动力模块包括基座A、舵机A、舵机B、圆柱齿轮A、圆柱齿轮B、轴B、轴承座B、锥齿轮A、锥齿轮B、轴承座A和轴A。其连接关系为:基座A为双层台阶式结构,舵机A通过固定在基座A的上层表面。锥齿轮A与舵机A的输出轴固接,其中锥齿轮A的轴线处于竖直方向。锥齿轮A和轴线与其垂直的锥齿轮B啮合。锥齿轮B与轴A固接,轴A位于舵机A的正下方,即轴A动力输出的方向为水平向后。轴A通过轴承与轴承座A配合,轴承座A与基座A连接。舵机B固定在基座A的下层表面上,圆柱齿轮A与舵机B的输出轴连接,圆柱齿轮A与圆柱齿轮B啮合,其中圆柱齿轮A和圆柱齿轮B的轴线均处于竖直方向。圆柱齿轮A与轴B连接,轴B动力输出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轴B通过轴承与轴承座B配合,轴承座B固定在基座A上。
第二动力模块包括基座B、舵机C、圆柱齿轮C、圆柱齿轮D、轴C和轴承座C。其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舵机C固定在基座B上,圆柱齿轮C固定在舵机C的输出轴上,圆柱齿轮D与圆柱齿轮C啮合,其中圆柱齿轮C和圆柱齿轮D的轴线均处于竖直方向。圆柱齿轮D与轴C固接,轴C的竖直向下输出动力。轴C通过轴承与轴承座C配合,轴承座C固定在基座B上。
第三动力模块包括基座C、舵机D、锥齿轮C、锥齿轮D、轴D和轴承座D,其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舵机D固定在基座C的上表面,锥齿轮C与舵机D的输出轴固接,其中锥齿轮C的轴线处于竖直方向。锥齿轮C和轴线与其垂直的锥齿轮D啮合,锥齿轮D与轴D固接,轴D位于舵机D的正下方,即轴D水平向后输出动力。轴D同时通过轴承与轴承座D配合,轴承通过轴承座盖与轴承座D压紧,轴承座D固定在基座C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欣驰,未经赵欣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薄膜
- 下一篇:在苯乙烯存在下苯乙炔高选择加氢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