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735.2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亿斯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5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移动 降温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的日益加强,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大,目前,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相继进入深部开采,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据世界各地的测量资料,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100m,据全国矿井高温热害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已有65对矿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害,其中38对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气温超过30℃,据我国煤田地温观测资料统计,百米地温梯度为2-4℃/100m,世界各国对井下温度做出规定,我国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深井开采条件下,地温不断升高,热害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危害也日益增大,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作业工人的效率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很可能导致一些矿井恶性事故的发生,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及其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可见,煤矿深井降温技术正成为国内外矿山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包括高效轴流风机、蒸发器、电器控制系统、螺杆压缩机、框架、壳体、连接管路、冷凝器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螺杆压缩机、蒸发器、电器控制系统和冷凝器分别固定在框架内,所述高效轴流风机通过软连接与蒸发器进风口相连,壳体安装在框架外,所述螺杆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连接管路相连。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回冷器、风机、水过滤器和水泵,所述回冷器、风机、水过滤器和水泵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蒸发器为采用铜管通过缠绕成螺旋弹簧形式的换热管组,再经整形后,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换热集管上,经压力试验后制成。
本发明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通过冷媒的汽化和液化两个过程实现热能的传递和转移,通过循环水流将工作面的热能持续转移到回风巷道的回冷器侧,最终经由回风巷道的回风风流及喷淋泵的喷淋完成散热,降低了矿井局部空气温度,有利于矿下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效轴流风机;2、壳体;3、蒸发器;4、电器控制系统;5、螺杆压缩机;6、框架;7、连接管路;8、冷凝器;9、回冷器;10、风机;11、水过滤器;1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包括高效轴流风机1、蒸发器3、电器控制系统4、螺杆压缩机5、框架6、壳体2、连接管路7、冷凝器8和冷却水循环系统,螺杆压缩机5、蒸发器3、电器控制系统4和冷凝器8分别固定在框架6内,高效轴流风机1通过软连接与蒸发器3进风口相连,壳体2安装在框架6外,螺杆压缩机1、冷凝器8和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连接管路7相连,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回冷器9、风机10、水过滤器11和水泵12,回冷器9、风机10、水过滤器11和水泵12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采用铜管通过专用设备缠绕成螺旋弹簧形式的换热管组,再经整形后,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换热集管上,经压力试验后制成蒸发器组件,高效轴流风机1通过软连接蒸发器进风口相连,将热空气送入蒸发器内,使空气温度降低;矿井移动降温制冷装置工作原理为:压缩机排除的高温气态制冷剂通过壳管式冷凝器冷凝成液态,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调节后的0.5MPa低压液态冷媒通过管路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进行汽化,汽化过程为吸热过程,可以快速带走局部大量的热能,此时高温空气通过风机进入蒸发器,最终在蒸发器出口侧即实现了制冷降温的效果,完全汽化的低压汽态冷媒通过管路回到主机压缩机,再次被压缩为的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进行液化,液化的过程为放热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被循环水管路中的水带给回冷器,回冷器通过轴流风机将热量送给回风巷道,高压液态冷媒则经膨胀阀再次调节为低压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整套设备的工作核心是通过冷媒的汽化和液化两个过程实现热能的传递和转移,通过循环水流将工作面的热能持续转移到回风巷道的回冷器侧,最终经由回风巷道的回风风流及喷淋泵的喷淋完成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亿斯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亿斯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管道除湿防霜栓塞器
- 下一篇:互联网ICC / ICT 优势比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