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微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2468.9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季渊;冉峰;沈伟星;徐洪光;李诺;张积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2 | 分类号: | H01L51/52;H01L27/32;H01L51/56;G09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基顶 发射 有机 发光 显示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微显示器,包括:
1)一个单晶硅基底(101)和一个驱动电路层(102)、
2)一个用于生成通孔的顶部通孔层(105)、
3)呈阵列排布的具有垂直五层介质结构的有机发光像素阳极(103)、
4)一个或多个有机发光共阴电极(104)、
5)位于像素阳极(103)之下的通孔(201)和位于共阴电极(104)之下通孔阵列(202)、
6)键合区(203)、
7)一个有机层(106),至少包含一个空穴传输层(310)、一个多层有机发光层(311)和一个电子传输层(312)、
8)一个透明阴极层(107)、
9)一个多层薄膜封装层(108)、
10)一个色彩过滤层(109)和
11)一个玻璃封盖(110);
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硅基底(101)为最下层;驱动电路层(102)位于单晶硅基底(101)之上;顶部通孔层(105)位于驱动电路层(102)之上;通孔(201)和通孔阵列(202)都处于顶部通孔层(105)之中;像素阳极(103)形成一个阵列;像素阳极(103)和共阴电极(104)位于顶部通孔层(105)之上,键合区(203)位于驱动电路层(102)表面或其中某个金属层;像素阳极(103)、共阴电极(104)和键合区(203)在硅基上方不能重合;像素阳极(103)之上为有机层(106);有机层(106)自底向上依次为空穴传输层(310)、有机发光层(311)、电子传输层(312);共阴电极(104)上不存在有机层(106);透明阴极层(107)位于有机层(106)和共阴电极(104)之上,并将两者相连;多层薄膜封装层(108)位于透明阴极层(107)之上,将除键合区(203)以外的硅基表面全部包含在内;色彩过滤层(109)位于多层薄膜封装层(108)之上;最顶层是玻璃封盖(110),形成二重水氧密封和机械保护;
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的电流通路为:外部电源 -> 键合区(203)的正电源引脚 -> 驱动电路层(102) ->通孔(201) -> 像素阳极(103) ->有机层(106)-> 透明阴极层(107) -> 共阴电极(104) ->通孔阵列(202) -> 驱动电路层(102) -> 键合区(203)的负电源引脚 -> 外部电源;流过单个阳极像素的电流不超过80纳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02)采用CMOS集成电路工艺制成,其晶体管特征尺寸为0.13微米至0.35微米,支持双电压或多电压区域,模拟电路电压范围为-5V至+5V,数字电路电压为+1V至+5V;所述驱动电路层(102)包含一个晶体管层、一个晶体管至金属连线层的连接孔层、一个或多个金属连线层,一个或多个金属连线层间的通孔层;所述驱动电路层(102)不包括顶层钝化层,其顶层为金属连线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02)包含了驱动单点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601)、控制整个像素驱动电路阵列的扫描控制电路(602)和电源管理模块(603);所述像素驱动电路(601)为任何基于MOSFET晶体管的能够输出可控电流的电路,驱动电流在一帧或一场图像内的平均幅度可以被分至256级及以上,以形成256级及以上灰度;所述扫描控制电路(602)为高速数字电路或数模混合电路,用于接受数字视频信号或者模拟视频信号,产生像素驱动电路(601)所需要的行选通信号和像素数据信号,形成灰度显示信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601)的电路布局位于像素阳极(103)的下方,扫描控制电路(602)的电路布局位于像素阳极(103)所形成阵列的某一边或多边或四周;所述扫描控制电路(602)包含有图像后端处理功能,可以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视频接口协议转换、RGB/YUV色彩空间转换、颜色格式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调节、图像锐化、图像钝化、图像色彩抖动、图像任意长宽比缩放、图像形状校正、伽玛校正、字符或图像叠加、图像滤镜叠加等图像处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603)包含一个脉宽调制模块输出脉宽调制信号,用以控制硅基外部的二极管和变压器以形成直流斩波器,从而产生有机发光所需要的负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模块(603)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数字方式控制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以控制扫描控制电路(602)中各模块的电源开关,从而降低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4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