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0692.4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力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空调器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嵌入式空调器和风管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环境中,但这些空调室内机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安装较困难,空调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一般家庭的房间很难安装使用。申请号为20091004633.6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采用贯流风轮、底面进风、正面出风方式,比较适合一般家庭房间安装,但由于其出风口面板设置在室内机的正面,很难与正面形状不平的房间吊顶装修完美配合,而且出风口面板设置在比较显眼的正面位置,会影响房间吊顶装修的整体效果,因此其空调的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安装方便,不会影响房间吊顶装修的整体效果,隐藏安装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的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进风格栅、底面板,所述室内机本体包括蜗壳、设于蜗壳内的贯流风轮、换热器、设于换热器底部的接水盘、罩覆于室内机本体上方的本体外壳、进风口、出风口风道、导风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室内机本体的正面,该进风口的正前方还设置有进风格栅,出风口风道设于贯流风轮的下方并延伸至室内机的底面,且在出风口风道底部出口处设置有经电机驱动可上下摆动的导风板,底面板设置在室内机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风道由蜗壳和接水盘组成,且向下延伸至室内机本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风道由蜗壳和接水盘与底面板出风口组成,其中蜗壳和接水盘构成出风口风道的上段部分,底面板出风口为出风口风道的下段部分,上段与下段出风口风道之间为平滑紧密对接,形成完整的出风口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为一层或一层以上分离式板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为横截面呈梯形的复合式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室内机采用贯流风轮、正面进风、底面出风、以及出风口处设置有经电机驱动的导风板的创新设计,使得室内机结构简单、体积小、省材料、省安装空间、安装方便、舒适性好,室内机导风板设置在机身不显眼的底部,既不影响房间吊顶装修的整体效果,还能与房间吊顶装修完美配合,隐藏安装效果好,时尚美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室内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室内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室内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室内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室内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室内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1-室内机本体,2-蜗壳,3-贯流风轮,4-换热器,5-接水盘,6-本体外壳,7-房间顶面,8-房间吊顶装修墙,9-进风口,10-进风格栅,11-导风板,12-出风口风道,13-底面板,14-底面板出风口,15-L形装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1、进风格栅10、底面板13,所述室内机本体1包括蜗壳2、设于蜗壳2内的贯流风轮3、换热器4、设于换热器4底部的接水盘5、罩覆于室内机本体1上方的本体外壳6、进风口9、出风口风道12、导风板11,所述进风口9设置在室内机本体1的正面,该进风口9的正前方还设置有进风格栅10,出风口风道12设于贯流风轮3的下方,且在出风口风道12底部出口处设置有经电机驱动可上下摆动的导风板11,底面板13设置在室内机本体的底部。所示室内机本体1吊装在房间顶面7,并隐藏安装在房间吊顶装修墙8内,所示进风格栅10安装在室内机本体1正面的房间吊顶装修墙8外侧;所述底面板13固定在室内机本体1的底部及房间吊顶装修墙8的底面。
所述出风口风道12由蜗壳2和接水盘5组成,且向下延伸至室内机本体1的底面。
所述导风板11为横截面呈梯形的复合式结构,包括一宽一窄两块相互平行的板料以及垂直设置于板料之间的肋板,板料与肋板形成一体式结构。
换热器4为2折式结构,对贯流风轮3形成半包围,换热效果良好,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力游,未经李力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喷射与变速压缩复合制冷装置
- 下一篇:光轴微调装置及其微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