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结合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595.5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工具 测试 结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工具的测试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结合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是分离的,与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一样,仅仅是作为参考而存在,与自动化测试无任何直接关联。
这种分离的方式有其明显的缺陷:测试用例的作用仅仅是参考,无法约束自动化测试,当自动化测试有疏漏时很难发现,二者很有可能不统一;自动化测试的覆盖面不明确,无法了解自动化测试那些功能进行了测试,那些功能未测试;自动化测试的结果均只在自动化测试软件上显示,只有自动化测试工程师能理解,并且查找错误繁琐;自动化结果的保存需要人力输入或导入,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结合的测试方法,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的存在,相互加关联,使测试用例规范化,条理清晰,避免出现漏洞,实用简单方便,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结合的测试方法,所述的测试用例保存于自动化工具的测试数据库内,测试用例包括测试表,且定义了测试时使用的数据、测试结果的期望、测试用例的测试编号及调用的代码名称,并需要使用历史结果表,且定义了测试时使用的数据、测试结果的期望、测试用例的测试编号、调用的代码名称及测试历史标识,测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自动化工具;
步骤2、自动化工具运行至起始测试模块;
步骤3、建立自动化工具与内部测试数据库的连接;
步骤4、自动化工具读取测试数据库中对应测试模块的测试用例;
步骤5、将所有测试用例使用数据、期望结果、代码名称及其测试编号保存在自动化工具的临时存储空间;
步骤6、读取一条测试用例,并读取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数据、期望结果及其代码名称;
步骤7、根据测试用例的代码名称调用对应自动化测试脚本;
步骤8、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用例的数据运行自动化测试脚本进行测试;
步骤9、将测试结果与期望结果比较;
步骤10、测试结果与期望结果一致,则根据测试用例的测试编号将测试成功结果及测试时间结果写入测试数据库对应的测试用例表,并同步保存于历史结果表,不一致则根据测试用例标识保存测试失败结果至数据库对应的测试用例表;
步骤11、判断所有测试用例是否已执行完毕,是则执行步骤12,否则读取下一条测试用例,并返回至步骤7;
步骤12、判断所有测试模块是否已执行完毕,是则执行步骤13,否则读取下一个测试模块并返回步骤4运行;
步骤13、退出自动化工具测试程序;
步骤14、通过网页端查询数据库,生成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编号为测试用例的唯一标识,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一个测试编号。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测试模块为具体的测试内容,每个模块的自动化代码最前端包含该模块的编号用于连接数据库,获得模块下的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步骤7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储存于自动化工具端,作为一个函数存在,每条测试用例对应一个函数,运行至测试用例时,根据用例的代码名称,调用自动化脚本函数,根据用例参数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的存在,相互加关联,使测试用例规范化,条理清晰,避免出现漏洞,实用简单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工具与测试用例结合的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测试用例脱离自动化测试实体的问题。通过保存自动化的测试用例于数据库,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调用测试用例数据进行测试的方法,实现自动化测试与测试用例的关联,并将测试结果写入测试用例,同时在生成报告显示自动化的测试结果。使自动化测试与测试用例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明确自动化测试的作用,强化自动化测试的统计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表面几何的结冰表面粗糙度衡量方法
- 下一篇:非对称多核系统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