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木种子提取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497.1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显瑞;申甫贤;蔡秉根;韩相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36/48;A61Q19/02;A61Q19/08;A61P17/00;A61P17/18;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周建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物 辣木种子 皮肤外用剂 制备 树种子提取物 亚临界提取 高效能 发芽 | ||
本发明涉及含有辣木种子提取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具体地说,从发芽的辣木种子制备的提取物,或者利用亚临界提取法制备的鼓吹树种子提取物,与以往的普通辣木种子提取物相比,可提供含有多种类和多量有效成分的辣木种子提取物,通过利用这些提取物,发挥更高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辣木种子提取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具体地说,从发芽的辣木种子制备的提取物,或者利用亚临界提取法制备的鼓吹树种子提取物,与以往的普通辣木种子提取物相比,可提供含有多种类和多量有效成分的辣木种子提取物,通过利用这些提取物,发挥更高效能。
背景技术
人的皮肤色是根据产生黑色素的黑素细胞的活动性、血管的分布、皮肤的厚度、以及类胡萝卜素、胆红素等人体内外的色素含有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决定的。特别是,黑素细胞通过酪氨酸酶等各种酶的作用而生成的叫做黑色素的色素为最重要因素。黑色素的色素形成中,遗传因素、激素分泌、压力等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会产生影响。黑色素存在于皮肤中,防止紫外线侵害等,从而对保护身体起重要作用,但是黑色素过多产生时,就会加速色素沉着及皮肤老化,也是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因素。为了治疗或减轻皮肤色素异常沉着症状和暴露于紫外线等而引起的黑色素过度沉着,以往将抗坏血酸、曲酸、熊果苷、对苯二酚、谷胱甘肽、以及这些的衍生物、具有阻碍酪胺酸酶活性的物质等混合在化妆品或医药品中使用,但是由于存在不充分的美白效果、对皮肤的安全性以及混合在化妆品时剂型稳定性等问题,其使用性受到限制。
专利文献:韩国公开专利第2009-004601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天然提取物中,辣木种子的提取物具有优良的美白效果,特别是发芽的辣木种子的提取物比普通的辣木种子含有更多的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等成分,而且利用亚临界提取法时可提取更多种类和更多量的有效成分,能够提供更加良好的美白效果,由此完成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括美白效果的多种皮肤改善效果的含有辣木种子提取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将发芽的辣木种子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提供利用亚临界提取法制备的辣木种子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而且,本发明提供将发芽的辣木种子提取物或者利用亚临界提取法制备的辣木种子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的美白用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使用发芽的辣木种子提取物或者利用亚临界提取法制备的辣木种子提取物,与以往的常规提取法提取的辣木种子提取物相比,含有更多量的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成分,可提供更高的美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含有辣木种子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辣木种子是辣木的种子,辣木是辣木科(Moringaceae Family)辣木属(Moringa Genus)的植物,学名是MoringaOleifera(别名Moringa Pterygosperma),在泰米尔语中是Murunggai。辣木属于豆科植物,是树叶和果子以及树整体都可食用的热带性树,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无机物、维生素等90多种以上的营养素。
特别是,辣木种子含有的水溶性蛋白质可起到净化水中污染物的作用。这些水溶性蛋白质用于皮肤时,净化污染物,洁净皮肤,发挥排毒效果。另外,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芦丁等类胡萝卜素成分、维生素以及无机物成分,能够改善暗沉的皮肤,得到皮肤的美白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亚临界辣木种子提取物是从辣木的种子中提取的,优选是发芽的辣木种子中提取的。发芽状态的辣木种子与发芽之前相比,含有更多对生命现象必需的有效成分,因此可提供更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未经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感温部帽体及电子体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