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0446.9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风国;张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风国;张爽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3/10;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25%-4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DN。DN早期病变以肾小球基底膜不断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生为特征,晚期出现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约有35%~40%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由DN发展而来。
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蛋白激酶C过度活化、氧化应激等从不同环节促进了DN的病理进程,细胞因子表达失衡、葡萄糖转运蛋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以及由此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病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DN的发生、发展以及延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但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理论,还进入到了细胞分子水平,使得中医药在防治DN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尽管中药的降糖效果不及西药,但由于中药是多靶点、多环节协同作用,且是从整体上改善机体的各项功能,因此在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方面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改善和缓解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程更有益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经提取制备而成:黄芪150-400份、葛根150-400份、女贞子100-300份、丹参100-300份、鬼箭羽100-300份、黄连50-250份。
优选为:黄芪200-300份、葛根200-300份、女贞子150-250份、丹参150-250份、鬼箭羽150-250份、黄连100-200份。
进一步优选为:黄芪250份、葛根250份、女贞子200份、丹参200份、鬼箭羽200份、黄连15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芪、葛根、鬼箭羽和黄连混合,加入浓度为40%-9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3次,收集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1.35的浸膏,干燥,得提取物I;
2)将女贞子和丹参混合,加入5%-9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1-3次,收集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30的浸膏,干燥,得提取物II;
3)将提取物I和提取物II合并,粉碎,即得中药组合物。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浓度为40%-95%的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12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3小时;
步骤2)中所述的浓度为5%-95%的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药材重量的4-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3小时。
上述制备过程中将药材分两批进行提取,是因为丹参与女贞子的主要成分分别为丹酚酸和齐墩果酸,均为酸性物质,在提取过程中可能会与黄连中的生物碱生成分子复合物或形成沉淀物,从而造成有效成分提取减少。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是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黄芪、葛根、女贞子、丹参、鬼箭羽利黄连这六味中药经提取制备而成,尽管中药的味数不多,但药理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均表明,每个单味中药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利治疗作用;且这些药物的组合符合中医药理论,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指导原则,通过仔细筛选、谨慎组方确定而来,具有组方严谨、药效显著、安全可靠等特点。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肾消”、“消渴”并发“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其病变在肾,与肺、脾、肝、二焦、膀胱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燥热。古代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水,而随着当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中医在此基础上还强调益气养阴、祛瘀化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风国;张爽,未经许风国;张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纤维膨胀节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方法与所应用的光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