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19983.1 | 申请日: | 201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从玉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24;A61P15/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产后 抑郁症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产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产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研究显示,50-75%的女性都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Baby blues”(产后抑郁),多数女性征兆不明显或转瞬即逝,性格上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绪欠佳。解放军国防大学医院精神科专家指出,10-15%的新妈妈在这种情况变得很强烈,其归因是一种疾病,这是最新被医学界认识到的,并被专门术语称为产后抑郁症的疾病。
目前,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但三环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剂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用长期维持治疗。
由于西药毒副作用强,尤其针对哺乳期妇女,同时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目前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报道,如采用针灸加西药治疗产后抑郁症,还有将观察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李艳萍,大定风珠治疗产后抑郁症38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学刊》2005年23卷8期)。中医学对产后抑郁的专篇论述较少,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将产后抑郁分为血虚气弱型,败血停积型,心脾两虚型论治(刘敏如,谭万信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0月),而张玉珍等又增加了肝气郁结症型(张玉珍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治疗以补虚化瘀为常法,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症,会根据临床具体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辩证施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产后抑郁症时从整体、脏腑出发,从疾病的源头出发,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仁2-3份、生地黄1-2份、竹叶1-2份、乳香0.5-2份、当归2-3份、柴胡1-3份、乌药2-3份、合欢皮2-3份、穿山甲0.5-1份、川芎1-2份、牛膝1-2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酸枣仁3份、生地黄2份、竹叶1份、乳香0.5份、当归2份、柴胡2份、乌药2份、合欢皮3份、穿山甲0.5份、川芎2份、牛膝1份。
本发明方解:本发明组方中酸枣仁:性味:甘,平。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胆经。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主治: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生地黄:甘苦,凉。《本经》:“味甘;寒。”《别录》“苦,无毒。”入心、肝、肾经。功 效,清热 生津滋阴,养血。主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竹叶:性味甘淡,寒。《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归经入心、肺、胆、胃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从玉,未经许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