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冻结法盾构端头加固过程中冻结管起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798.2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辛振省;张俊兵;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06;E02D3/115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冻结 盾构 端头 加固 过程 管起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冻结加固地层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结法盾构端头加固过程中冻结管起拔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隧道施工冻结加固地层施工完成后冻结管的拔除方法主要有:
长时间热循环的方法。这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冻结管拔除的方法,即,冻结施工完成后,利用热盐水在冻结器里循环,使冻结管周围的冻土充分融化后,开始拔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方法的主要弊端是冻结管周围已经冻结的土层需要充分的融化以后才可以拔管,这样冻结土层融化范围大,融化时间长,而且热融时间长,就会大面积扩散热量,使得土层的冻结加固效果大大降低。 造成大量成本浪费的同时保证不了加固效果。给后续的施工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临时脚手架式。这也是目前冻结管拔除的方法之一,即冻结完成后,为保证土体的冻结效果,避免长时间热融化造成土体冻结强度下降,稍微热循环一下,即刻用在需要拔除的冻结管周边搭设脚手架,利用电弧炉进行拔除。这种施工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冻结管的热融影响,但是拔除冻结管前需要搭设脚手架,这样原先热融化减弱,加上空气负压作用造成冻结管难以拔除,而且在施工现场很多时候需要重复搭设脚手架,工序繁琐,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基本不减弱地层的加固效果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拔除冻结管,保证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施工方便快捷安全。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冻结法盾构端头加固过程中冻结管起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盾构端头加固冻结完成后,先进行盐水循环解冻5~10分钟,然后利用钳夹板固定卡死冻结管端头,在钳夹板和冻结土层之间、并且相对冻结管轴心对称设置若干千斤顶,千斤顶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各千斤顶同步升顶,逐步向外拔出冻结管,直至整个冻结管被全部拔出;所述的钳夹板包括两块对称的顶升板,两顶升板的内侧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段Ⅰ、弧形夹持段以及连接段Ⅱ,连接段Ⅰ、弧形夹持段以及连接段Ⅱ相对顶升板的上、下都设有凸起,两顶升板的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分别通过压紧螺栓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减少了热循环时间,热融时间由原来的20~30分钟减少到5~10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冻结质量,有效防止了热量在冻结体内扩散,有效保证了冻结体的冻结质量,同时本发明使用方便快捷,避免重复搭设脚手架等辅助作业,作业空间要求小,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方遍大面积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竖向拔管作业立面图
图3横向拔管作业立面图
图中:1-冻结管,2-千斤顶,3-顶升板,4-压紧螺栓,5-连接段Ⅰ,6-弧形夹持段,7-连接段Ⅱ,8-冻结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冻结法盾构端头加固过程中冻结管起拔方法,步骤如下:冻结完成后,先进行盐水循环解冻5~10分钟,然后利用钳夹板固定卡死冻结管1端头,在钳夹板和冻结土层8之间、并且相对冻结管1的轴心对称设置若干千斤顶2,各千斤顶同步升顶,逐步向外拔出冻结管,直至整个冻结管被全部拔出;所述的钳夹板包括两块对称的顶升板3,两顶升板3的内侧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段Ⅰ5、弧形夹持段6以及连接段Ⅱ7,连接段Ⅰ5、弧形夹持段6以及连接段Ⅱ7相对顶升板3的上、下都设有凸起,两顶升板的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分别通过压紧螺栓连4接。拔除竖向和水平冻结管的立面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