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减小轨道施工沉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9787.4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辛振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0 | 分类号: | E01B2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铁路 施工 减小 轨道 沉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减小轨道施工沉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为:化学注浆加固地层法,即提前对既有铁路路基地层及下方一定范围内的地层进行提前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参数,以此减小隧道等建筑物下穿或者临近线路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施工沉降和扰动。但是注浆加固方法有诸多缺点:首先,注浆加固施工本身就会对既有路基产生扰动沉降,特别是黄土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十分明显,注浆施工本身就会产生较大沉降,限制了注浆加固方法;其次,大面积注浆加固会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多困难,土体参数大面积提高,开挖困难,在不允许采用爆破施工的条件下,施工进度缓慢,掘进施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用简便的物理方法有效减小下方隧道施工对营运铁路的沉降和扰动,保证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施工作业安全、方便、快捷。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减小轨道施工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之间清理道砟形成方形槽,
2)、在方形槽内放入方木于轨道下方,在方木上套上六个U形双头螺丝,并将U形双头螺丝两两调整到方木上对应预放置刚性分配梁的位置的两侧,并用垫块填充轨道与方木之间的空隙,保证轨道的受力能及时传给方木,
3)、在轨道两侧和中间分别放置一根刚性分配梁,然后将每根方形分配梁两侧已经预设的U形双头螺丝通过两块勒紧钢带连接、并用螺母锁紧,然后在刚性分配梁上拧入将刚性分配梁和方木压紧的压紧螺丝。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刚性分配梁系统,把列车荷载有效分配,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程度和对施工扰动的敏感程度,同时大大减少了轨道的沉降,有效保证了列车的正常通行,同时物理加固方法代替注浆加固方法,不仅减沉效果明显提升,而且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有效节约工期。本发明简便易操作,适应行强,工作效率高,方遍大面积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在越来越多的下穿营运铁路施工工况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既有铁路线的示意图,
图2为在两轨枕之间清理出方形槽的示意图,
图3为在方木与轨道之间的空隙塞入垫块的示意图,
图4为刚性分配梁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完成轨道加固的示意图,
图中:1-轨道,2-道砟,3-轨枕,4-方形槽,5-方木,6-垫块,7-刚性分配梁,8-U形双头螺丝,9-勒紧钢带,10-压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作进一步说明。
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减小轨道施工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既有营运铁路线(如图1所示)的两轨枕3之间清理道砟形成方形槽4,方形槽的尺寸配合方木的尺寸设置,如图2所示,
2)、在方形槽4内放入方木5于轨道1下方,在方木5上套上六个U形双头螺丝8,并将U形双头螺丝8两两调整到方木5上对应预放置刚性分配梁7的位置的两侧,并用垫块6填充轨道1与方木5之间的空隙,保证轨道的受力能及时传给方木,
3)、如图4、图5所示,在轨道1两侧和中间分别放置一根刚性分配梁7,然后将每根方形分配梁7两侧已经预设的U形双头螺丝8通过两块勒紧钢带9连接、并用螺母锁紧,然后在刚性分配梁7上拧入将刚性分配梁7和方木5压紧的压紧螺丝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海洋腐蚀实海试验挂板浮筏
- 下一篇:筒纱紧密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