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375.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龙;李俊奇;费普鸿;车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3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污水 颗粒 一体化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旋流沉砂单元、变径沉淀单元和升流式过滤单元三部分竖向叠加布置构成;所述旋流沉砂单元包括旋流沉砂筒(11)、进水管(6)、排砂管(10)、虹吸罩(2)、虹吸管(1)、水封槽(13)、排水管(14)、穿孔板I(17)、穿孔板II(16)和穿孔板III(15);所述变径沉淀单元包括变径沉淀池(7);所述升流式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室外壳(18)、过滤室底板(19)、滤池(20)、滤料(3)和过滤出水口(5);
所述旋流沉砂筒(11)设于装置下半部,变径沉淀池(7)套于旋流沉砂筒(11)上部,变径沉淀池(7)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进水管(6)穿过变径沉淀池(7)侧壁沿切向与旋流沉砂筒(11)连通,旋流沉砂筒(11)顶部由水平连接的穿孔板I(17)及竖向连接的穿孔板III(15)与变径沉淀池(7)连通,旋流沉砂筒(11)侧壁在变径沉淀池(7)底部位置设有穿孔板II(16),穿孔板II上开有颗粒物回流孔(22),旋流沉砂筒(11)下部为集砂区(9),旋流沉砂筒(11)下部一侧连接排砂管(10),另一侧连接水封槽(13),水封槽(13)上部连接排水管(14),旋流沉砂筒(11)内部竖向设有L形虹吸管(1),虹吸管(1)下部的虹吸出水口(12)经旋流沉砂筒(11)侧壁伸入水封槽(13)内,虹吸管(1)上部的虹吸进水口(21)经穿孔板I(17)中心向上伸入位于装置上部的虹吸罩(2)内,虹吸罩底部与设于变径沉淀池(7)顶面的过滤室底板(19)中心连接,过滤室底板(19)上设有连通变径沉淀池(7)与滤池(20)的孔,滤池(20)设于过滤室底板(19)上,滤池(20)内填充有滤料(3),滤池(20)顶边设有高于滤料(3)的溢流堰(4),滤料(3)上表面留有自由水面,滤池(20)外整体罩有过滤室外壳(18),滤池(20)外壁与过滤室外壳(18)内壁之间留有水流间隙,过滤室外壳(18)下部连接过滤出水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沉砂筒(11)下部设有套于虹吸管上的倾斜挡板(8),倾斜挡板(8)整体为托盘状,中心设有穿孔,穿孔与虹吸管(1)之间留有使颗粒物通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17)为圆形,板面上分布有圆形透水孔(24),板面中心开有虹吸管穿孔(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I(16)上的颗粒物回流孔(22)为三角形锯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II(15)上的孔为竖向的条形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3)为陶粒滤料、纤维滤料或天然矿物质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水面的高度为滤料高度的0.5~1.0倍。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所述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的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旋流沉砂,雨水、污水经进水管(6)沿切向进入旋流沉砂筒(11)内,依靠旋流产生的离心力,去除水体中粒径较大的颗粒物,沉淀下来的颗粒物落入集砂区(9)内;
步骤二,沉淀,旋流沉砂筒(11)出水通过穿孔板I(17)和穿孔板III(15)进入变径沉淀池(7)内,水体中的漂浮物被穿孔板I(17)和穿孔板III(15)拦截,流入变径沉淀池(7)内的雨水、污水逐渐上升,过水断面面积增加、流速降低,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沉淀下来的颗粒物通过穿孔板II(16)上的颗粒物回流孔(22)落入旋流沉砂筒(11)的集砂区(9)内;
步骤三,过滤出水,变径沉淀池(7)出水通过过滤室底板(19)上的孔进入滤池(20)内,通过滤料(3)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滤池(20)通过溢流堰(4)出水,最后由过滤室外壳(18)上的过滤出水口(5)排出;
步骤四,虹吸式负压反冲洗,随着滤料(3)对水体阻力的增加,虹吸罩(2)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最终从虹吸管(1)的虹吸进水口(21)进入,使虹吸管内出现负压形成虹吸,此时滤料(3)表面的自由水面突然下降,反冲洗滤料(3),当滤池(20)内水位降至低于穿孔板III(15)时,虹吸破坏,升流式过滤单元进入下一个运行周期,虹吸出水通过虹吸出水口(12)排入水封槽(13)内,再由排水管(14)外排,反冲洗排出的颗粒物落入旋流沉砂筒(11)的集砂区(9)内,颗粒物最终通过排砂管(10)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3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掉眼镜
- 下一篇:大断面空心管坯连续铸造装置及其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