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8746.3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德能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34;B29C45/26;B29C45/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4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96415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注射成型方法,广泛利用气体反压法(GCP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GCP法是对模具装置内的型腔供给气体,向加压成预定气压的型腔内注射发泡性树脂并在注射时或注射后对型腔内进行排气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得到表面上几乎无发泡痕且内部发泡的成型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39916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为了对气体进行排气而具有专用配管,因此模具装置的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模具装置的结构的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树脂进行发泡成型的注射成型机,具有:
进气机构,对通过第1模板和第2模板的合模而形成的型腔供给气体;
注射装置,向通过所述进气机构而加压成高于大气压的气压的所述型腔注射发泡性树脂;
气体排放机构,注射所述发泡性树脂时或注射后,向大气中排放所述型腔内的气体,
所述气体排放机构通过贯穿形成于所述第1或第2模板的贯穿孔的内壁面与插入于所述贯穿孔的模具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向大气中排放所述型腔内的气体。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树脂进行发泡成型的注射成型方法,具有:
合模工序,通过对第1模板和第2模板进行合模而形成型腔;
气体供给工序,对所述型腔供给气体而将所述型腔的气压加压成高于大气压的气压;
注射工序,所述气体供给工序之后,向所述型腔注射发泡性树脂;及
气体排放工序,在注射所述发泡性树脂时或注射后,向大气中排放所述型腔内的气体,
在所述气体排放工序中,通过贯穿形成于所述第1或第2模板的贯穿孔的内壁面与插入于所述贯穿孔的模具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向大气中排放所述型腔内的气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简化模具装置的结构的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1)。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2)。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3)。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4)。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5)。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6)。
图7是放大表示图2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4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1)。
图10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2)。
图1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1)。
图1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2)。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1)。
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2)。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3)。
图1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4)。
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5)。
图1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6)。
图19是放大表示图14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1)。
图2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2)。
图22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3)。
图2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4)。
图2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5)。
图2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机的截面图(6)。
图26是放大表示图2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耗尽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