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把手及医疗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738.9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柯有和;张铁胜;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把手 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把手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社康中心或社区自助式医疗体检设备中,常常需要使用测量电极检测人体的指标。而测量电极通常是以把手或类似于把手的形式设置,从而形成测量把手。
下面以带有体成分测量功能的医疗设备为例加以说明,带有体成分测量功能的医疗设备包括测量把手,测量把手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在该医疗设备中,由此导致测量把手一直暴露在外面,容易变脏,而且即便是消毒后,也容易出现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有电极的测量把手,存在易变脏的问题,以及消毒后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把手及医疗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把手,包括测量把手本体、把手底板及伸缩装置,所述测量把手本体的后端设置着所述把手底板,所述把手底板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测量状态时,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带动所述测量把手本体伸出,非测量状态时,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带动所述测量把手本体收缩回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包括所述测量把手,相应的所述医疗设备中设有空腔及穿口,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测量把手,所述穿口用于容纳所述测量把手本体,测量状态时,所述测量把手本体经所述空腔由所述穿口伸出,非测量状态时,所述测量把手本体经所述穿口缩入所述空腔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伸缩装置,使得所述测量把手具有伸缩功能,测量状态时,所述测量把手本体伸出进行测量工作,非测量状态时,所述测量把手本体缩回,不仅使得测量把手本体不易变脏,而且所述测量把手本体缩回后再经专用的消毒装置消毒,使用之前不再露出,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还可有效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测量把手测量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测量把手非测量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测量把手伸出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测量把手缩回时的结构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伸缩装置伸出状态的运动机构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伸缩装置缩回状态的运动机构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面板组件闭合状态的运动机构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面板组件打开状态的运动机构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测量把手,
10测量把手本体,11把手底板,
20把手面板组件,
201组件电机支架,202组件电机,203转轴,204把手面板,
30伸缩装置,
31动力部,311电机支架,312电机,
32传动部,321齿轮,322齿条,
33定位部,331顶板,
34导向部,341滑轨,342导向杆,
100医疗设备,101空腔,102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测量把手,包括测量把手本体10、把手底板11及伸缩装置30(参见图3),测量把手本体10的后端设置着把手底板11,参见图3,把手底板11(参见图1)与伸缩装置30相连,如图1所示,测量状态时,通过伸缩装置30(参见图3)带动测量把手本体10伸出,如图2所示,非测量状态时,通过伸缩装置30(参见图3)带动测量把手本体10收缩回位。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伸缩装置30(参见图3),使得测量把手1具有伸缩功能,测量状态时,测量把手本体10伸出进行测量工作,非测量状态时,测量把手本体10缩回,不仅使得测量把手本体10不易变脏,而且测量把手本体10缩回后再经专用的消毒装置消毒,使用之前不再露出,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还可有效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