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位校正调节的电调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443.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毛纪平;吴中林;王文兰;方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H01Q1/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位 校正 调节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优化设计的可调节电下倾角和方位角的电调天线。
[技术背景]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技术发展很快,最初国内主要使用普通的定向和全向型天线,目前电调天线越来越普及,所谓电调天线,即指可调节电子下倾角度的基站天线。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由于天线各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和减小,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缩短,同时又使整个方向图在服务小区扇区内减小覆盖面积但又不产生干扰。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因此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另外,电调天线允许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图下倾角进行调整,实时监测调整的效果,调整倾角的步进精度也较高(为0.1°),因此可以对网络实现精细调整。
电调天线的以上特性决定了要实现下倾角的精确调节,就必须保证天线振子机械倾角的理想化设置,否则单纯通过电下倾角的调节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方向图,这就对天线的安装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当天线安装好后再调节天线振子的机械倾角非常困难,而且误差很大,无论是施工还是维护都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且通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电调天线只能调节电下倾角,而无法调节水平方向上的方位角,且一般是通过手动调节,精度非常差。另外下倾角的调节只能在其信号覆盖扇区的范围内,如果超出信号覆盖扇区的范围就只能通过增加新的天线才能解决,这样的成本非常高昂,而通过调节天线振子水平方向的方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方位校正调节的电调天线,通过侦测天线振子的物理方位数据,并结合理想状态下的下倾角及方位角参数,实现对天线阵子下倾角的精确调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方位校正调节的电调天线,包括:
至少一个电调天线本体,该电调天线本体的电下倾角及方位角可调;
至少一个天线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电调天线本体的电下倾角,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所述的电调天线本体,该天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的电调天线本体一一对应;
至少一个终端控制模块,该终端控制模块控制连接到所述天线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且与该天线控制单元建立通信链路,每一个终端控制模块分别控制一个或多个天线控制单元;
还包括:姿态传感装置,固定于所述的电调天线本体上,用于感应所述电调天线本体的机械倾角和方位角,该方向传感装置电连接到所述天线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的终端控制模块接收用户指令,并将该用户指令传送到所述的天线控制单元,同时,所述的方向传感装置将感应到的电调天线本体的方位角和机械倾角信息传送到所述的天线控制单元,该天线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用户指令和电调天线本体的物理方位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调节所述电调天线本体的电下倾角及方位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良,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终端控制模块具有一显示屏,所述的方向传感装置通信连接到所述的终端控制模块,该姿态传感装置感应所述电调天线本体的方位角及机械倾角,并将该物理方位信息通过通信链路传送并显示于所述的终端控制模块的显示屏上,用户根据该物理方位信息输入校正后的控制指令到终端控制模块,该终端控制模块将该控制指令传送到所述的天线控制单元,天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的电调天线本体。
上述的姿态传感装置是电子罗盘。
上述的电子罗盘具有三轴磁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上述的天线控制单元是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的终端控制模块是手持控制器,多个远程控制单元通过AISG线缆级联,所述的手持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远程控制单元通过AISG线缆进行供电和通信。
上述的终端控制模块是PC或CCU。
上述的方向传感装置和终端控制模块通过AISG线缆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