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8206.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明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建筑 垃圾 石粉中 有害 微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大量的旧城改造,拆旧房子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目前的处理方式是堆填,堆填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解决建筑垃圾问题, 中央编办发文明确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部门职责分工[中央编办发〔2010〕106号],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照上述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
目前,我国最主要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是将建筑垃圾破碎,筛分,添加水泥搅拌均匀后通过制砖机生产成再生砖。这种再生砖的生产成本很高,基本没有利润。
建筑垃圾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是将其破碎,经过破碎以后,产生50%(指质量)以上的粒径在4.7mm以下的石粉,这些石粉中,含有一些粒径在0.075mm以下的微粒(学术名称为石粉含量),这些微粒是建筑用沙中的有害成分,建筑用沙的国家标准中对于这种微粒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规定是<10%,建筑垃圾的石粉中,这种微粒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超过国家标准,经过第一道破碎工序而产生的这些石粉不可以作为再生沙子用于普通建筑砂浆。要实现这些石粉作为沙子使用,就必须设法使这些微粒达标。现有的除微粒的方法是用水流冲洗石粉,利用水流将微粒带走,这种处理微粒的方式,有很多的弊端,一是要用大量的水,增加不少的成本,二是水除了带走了有害微粒以外,更大量的带走了粒径在0.075~2mm之间的颗粒,这些颗粒是沙子的主要有效成分,缺失了这部分有效成分,沙子的使用效果就很差了。而且,洗沙后的水,需要很大容量的水塘将洗沙后的污水进行沉淀,达到排污标准后才能排放,沉淀下来的粉末,一般情况下只能作为废物,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去处理。因此,这种处理微粒的方式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据了解,我国目前仅有北京元泰达公司有利用这种方式生产一些再生沙。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和有利于环保的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其制作步骤是:
第一步是破碎:先将建筑垃圾原料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物筛分出来;
第二步是挤压:将破碎后筛分出来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物通过二个相向旋转的滚筒进行挤压,在这二个滚筒之间留有可以调节的间隙,经挤压后,使这些颗粒物全部成为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这些颗粒中完全没有粒径小于0.075mm的有害颗粒;
第三步是兑配:将挤压后没有有害微粒的颗粒与第一步破碎筛分出来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兑配,就配制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再生沙子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建筑垃圾原料破碎,再将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进行挤碎处理,处理过程之后所产生的颗粒中没有粒径小于0.075mm的有害颗粒,处理过的颗粒再与第一步破碎筛分出来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兑配,就配制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再生沙子产品,挤碎成本每吨在3元左右,就能将建筑垃圾生产为再生沙子,利用本发明生产一吨再生沙子的成本是一般传统沙子市场价的几分之一,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和有利于环保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其制作步骤是:
第一步是破碎:先将建筑垃圾原料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物筛分出来;
第二步是挤压:将破碎后筛分出来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物通过二个相向旋转的滚筒进行挤压,在这二个滚筒之间留有可以调节的间隙,经挤压后,使这些颗粒物全部成为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这些颗粒中完全没有粒径小于0.075mm的有害颗粒;
第三步是兑配:将挤压后没有有害微粒的颗粒与第一步破碎筛分出来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兑配,就配制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再生沙子产品。
本发明将建筑垃圾原料破碎,再将粒径大于4.7mm的颗粒进行挤碎处理,处理过程之后所产生的颗粒中没有粒径小于0.075mm的有害颗粒,处理过的颗粒再与第一步破碎筛分出来粒径小于4.7mm的颗粒兑配,就配制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再生沙子产品,挤碎成本每吨在3元左右,就能将建筑垃圾生产为再生沙子,利用本发明生产一吨再生沙子的成本是一般传统沙子市场价的几分之一,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和有利于环保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明,未经刘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