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氧头孢钠囊泡型磷脂凝胶注射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098.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陶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5365;A61K47/3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冬梅 |
地址: | 570216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孢 钠囊泡型 磷脂 凝胶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拉氧头孢钠新型注射剂及其制法,具体涉及一种拉氧头孢钠的囊泡型磷脂凝胶注射剂及其制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氧头孢钠(Latamoxef Sodium)(6R,7R)-7-[2-羧基-2-(4-羟苯基)乙酰氨基]-7-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基)硫代甲基]-8-氧代-5-氧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二钠盐,相对分子质量:564.44,分子式:C20H18N6Na2O9S;结构式如下:
拉氧头孢钠是半合成的氧头孢烯(oxacephem)类新型抗生素。其抗菌性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抗菌谱与头孢噻肟近似,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拉氧头孢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相比,其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故对耐青霉酶的菌株或耐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拉氧头孢是一种1-苯唑-β-内酰胺抗生素,在β-内酰胺类化合物中其结构较独特。其基本结构与头霉素类接近,但一个氧分子取替了β-内酰胺核心的硫原子,这与其增强的抗菌活性有关。拉氧头孢也具有一半四甲基戊乙硫基,并在体外抗菌活性中达到最大限度,同时其7-α-甲氧基增强了药物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其对羟基丙二酰基增强了β-内酰胺酶稳定性和抗菌作用,影响了药物的药效动力学,使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而蛋白结合率不高。
拉氧头孢钠对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各型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作用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比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青霉素弱。
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肺炎、气管炎、胸膜炎、腹膜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耳鼻咽喉、创面等部位的感染,还可用于败血症和脑膜炎。
拉氧头孢钠口服不吸收,静脉或肌内注射本品后生物利用度较高,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到内脏组织、皮肤、肌肉、骨、关节、痰液、腹水、胸水、羊水、脐带血、胆汁、子宫附件、心肌、脑脊液中,但几乎不向胎盘移行。拉氧头孢在体内不发生生物代谢,主要以呈高度活性的原形药物随尿液及胆汁排泄,血浆半衰期与静脉给药量、滴注速度有关,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上市的拉氧头孢钠多为无菌冻干粉,稳定性差,对温度和光的不稳定,复溶后出现浑浊现象等。
专利文献CN101332188A公开了一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拉氧头孢钠无菌粉末的方法,将拉氧头孢钠经超微粉碎机,通过气流粉碎技术,粉碎成粒径为1250-2500目的超微细粉,再进行无菌分装,制得注射用无菌粉末。该方法只是改变了分装过程中的流动性差和复溶慢的缺点,在水溶液中同样会很快水解氧化,并没有改变稳定性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CN101642432A公开了一种制备拉氧头孢钠脂质体无菌粉的方法,相对来说比其他工艺制备的拉氧头孢钠无菌粉,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都有提升,但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提高包封率、长期稳定型、控制药物释放等。
在药物载体输送系统中,微乳、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囊泡型磷脂凝胶、药质体等亚微粒的研究已经成为药物新剂型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将药物包封于这些亚微粒中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在靶向给药系统中,囊泡型磷脂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在控制药物释放、提高抗肿瘤活性、增加药物稳定性等方面显示独特的优势。
囊泡型磷脂凝胶(vesicular phospholipid gels,VPG)是一种半固体的磷脂分散系。形态上类似囊泡,而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脂质体凝胶和普通脂质体室结构。由于形成了独特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VPG可以作为药物的“贮库”,从而控制药物释放。增大的磷脂稠度使相邻囊泡间的间隔缩小,最终结果是封闭囊泡内和囊泡间均含有一定体积的水相,适合于装载水溶性、脂溶性以及两亲性药物。尤其对水溶性药物而言,囊泡内外近乎相等的水相体积不仅使其包封率提高,而且内外药物浓度趋于一致,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梯度造成的药物渗漏等对稳定性的影响,为其开拓了前瞻性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