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液回收泵磁力换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849.8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铭;吴连柱;付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铭 |
主分类号: | F04B19/00 | 分类号: | F04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80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回收 磁力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凝液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浮力与磁力相配合的冷凝液回收泵磁力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与几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使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成的凝结水往往被扔掉。冷凝水拥有大量的热量,一般占蒸汽总热量的20~30%左右,某些设备可高达40%。因此若能将高温冷凝水作为锅炉补给水循环使用或二次闪蒸气利用,不仅节约了工业用水,更会节约大量的燃料。这样,锅炉在生产同样多的蒸汽时,就可节约30~40%的燃料、用水和水处理药品。燃料节约的同时减少锅炉烟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蒸汽冷凝后的热水温度高,易气化,水量变化大,一般离心式、往复式泵均难以适应这种特殊工况,回收十分困难。目前国内冷凝液回收泵基本依赖进口,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是美国阿姆斯壮公司生产的气动冷凝液回收泵,但其核心元件弹簧杠杆换向机构中的弹簧长时间承受循环载荷,易产生疲劳、断裂失效,使运行维护成本很高,可靠性较差,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取代弹簧杠杆换向机构且元件少、结构简单、没有易损件、运动可靠的冷凝液回收泵磁力换向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浮筒,浮筒顶部固定有换向杆,换向杆上固定有阀芯,阀芯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有磁铁,磁铁固定在泵体内侧顶部的阀腔中;上方磁铁侧方设置有排气口,下方磁铁侧方设置有进气口;泵体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阀组和排液阀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浮筒采用铝板制造,其结构为密闭中空的筒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阀芯为中空圆柱形结构。
其次,本发明所述的换向杆上端加工成螺纹管,下端设有限位杆肩。
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快速换向。本发明利用上、下磁铁对换向阀阀芯的吸引以及吸引力的大小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来实现自动快速换向,并在换向过程中完成冷凝液回收。
本发明具有优良的汽蚀性能。该换向机构可以保证冷凝液进口流速低,水力损失小,克服了普通离心泵回收冷凝水的最大困难——汽蚀问题。
本发明具有流量自调特性。可通过换向杆、螺母来调节浮筒空行程,从而控制周期排量,解决了普通离心式、往复式泵回收冷凝水时流量难调的弊病。
本发明运动可靠。与美国阿姆斯壮公司弹簧杠杆式换向机构相比,本发明具有元件少、结构简单、没有易损件、运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包括泵体9,泵体9内设置有浮筒2,浮筒2顶部固定有换向杆3,换向杆3上固定有阀芯7,阀芯7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有磁铁,磁铁固定在泵体9内侧顶部的阀腔中;上方磁铁6侧方设置有排气口5,下方磁铁4侧方设置有进气口8;泵体9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阀组10和排液阀组1。
本发明所述的浮筒2采用铝板制造,其结构为密闭中空的筒体。
本发明所述的阀芯7为中空圆柱形结构。阀芯7的上下端面要设置排汽装置,及时排出高压蒸汽,便于后续冷凝液进入泵体9。阀芯7的外径和阀腔内阀芯7套的内径应该相等。阀芯7和泵盖内腔的阀芯7套配合要适当。太紧,会在阀芯7上下运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阀芯7不易顶开,换向动作不能完成;太松,当进汽口打开时,高压蒸汽容易从阀芯7和阀芯7套之间的间隙逸出,致使进入泵体9内部的蒸汽压力降低,不能打开排液阀组,从而使产品整个功能无法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铭,未经徐世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