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17735.3 | 申请日: | 201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发;徐海波;唐朝阳;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17 | 分类号: | H02M7/17;H02M1/1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对称 18 整流 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大功率工频整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无平衡电抗器的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建设对AC-DC整流电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在中大功率领域,工频AC-DC整流电源具有对供电环境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载能力强等优点,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工频AC-DC整流电源的网侧电流谐波大,对电网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目前大功率工频AC-DC整流需要配置电网补偿等相关装置才能满足电网使用要求。
为解决传统大功率工频AC-DC整流器的输入侧整流导致的电力谐波污染问题,大功率系统一般采用基于“△/Y和△/△型”全隔离型移相变压器,和外加平衡电抗器结构。用移相30O的两个传统6脉波相控整流的并联来实现12脉波整流技术,抑制由三相六脉波整流产生的5、7次谐波。该种方式存在隔离移相变压器体积大、笨重和成本高的问题,而且不便于功率更大的AC-DC整流系统功率单元的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电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载能力强、结构紧凑的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其包括移相自耦变压器、三路输出装置、时序控制器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移相自耦变压器设有三组输出端和一组输入端A、B和C,三组输出端分别为超前组输出端A1、B1和C1、原始组输出端A0、B0和C0以及滞后组输出端A2、B2和C2;三路输出装置分别为超前组输出装置、原始组输出装置和滞后组输出装置;所述超前组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前组零序抑制换向电感、超前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超前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所述原始组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始组零序抑制换向电感、原始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原始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所述滞后组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滞后组零序抑制换向电感、滞后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滞后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所述时序控制器设有三组控制端,三组控制端分别与超前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控制端、原始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控制端和滞后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超前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端、原始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端和滞后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端均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两端分别相应的与超前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原始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以及滞后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超前组输出装置还包括超前组整流滤波电容,超前组整流滤波电容连接于超前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超前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之间;所述原始组输出装置还包括原始组整流滤波电容,原始组整流滤波电容连接于原始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原始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之间;所述滞后组输出装置还包括滞后组整流滤波电容,滞后组整流滤波电容连接于滞后组三相不控整流桥和滞后组双向开关BUCK降压变换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自救器阀门开启装置
- 下一篇:洛神花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