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三防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织物三防整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7496.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陈曦;张正元;陈立霞;陈静;曾志兵;程海霞;唐启明;朱琳;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28 | 分类号: | C08F220/28;C08F220/18;C08F220/32;C08F2/30;C08F2/28;D06M15/27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整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三防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按照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织物三防整理剂。这种织物三防整理剂不含对环境有害的全氟辛基磺酰类化合物(PFOS)。
背景技术
织物三防整理剂,“三防”即拒水、拒油、拒污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一种或数种整理剂,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使织物不易被水和常见油污所润湿或沾污。其用途如高端的妇女和男士的外衣、风衣、茄克衫、休闲装、垂钩服等,各种防护服如油田工作服、矿井工作服、消防服(与阻燃整理复合)和特种军服等,以及高档餐桌台布、浴帘和轻型蓬帐等。含氟类织物整理剂,特别是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织物整理剂,因具有优良的憎水憎油性、透气性,以及耐洗、防污和易去污性能,在织物染整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研究发现,PFOS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持久、生物积累和有毒的化学品,不但会造成呼吸系统伤害、导致新生儿死亡,并且分布在血液和肝脏内,很难通过新陈代谢而分解。瑞典政府于2005年7月6日发布通报,规定PFOS和会降解为PFOS的物质禁止进入瑞典市场,欧盟议会于2006年10月25日通过建议PFOS的销售和使用限制。根据国际环境科学专家预测,含PFOS的表面活性剂和整理剂在五年之内将在全球范围限制使用,直至完全禁用。因此,各国研究者展开了PFOS替代品研究的浪潮。
美国杜邦公司最早利用含氟聚合物赋予纺织品新的防护(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功能的尝试,而3M公司(Minnesota Mining Monufactering)则是首先实现含氟共聚物成为防护功能整理(Scotchgard Protector)商品化。
目前,从我国的三防整理剂的生产情况看,有近50家助剂企业生产含氟三防整理剂,另有约10家贸易公司销售三防整理剂,但是无论是助剂企业还是代理商,基本是代销国外公司的产品或对进口产品进行稀释或复配。这类含氟织物整理剂,每吨进口价13~18万元,最高达到33万元。因我国织物三防整理剂完全依靠进口且价格较高,大大增加了纺织应用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禁锢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含氟织物三防整理剂,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高端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纺织助剂行业尚无成熟的含氟织物三防整理剂的制备技术,也无成熟的织物三防整理剂产品,再加上我国是纺织品大国,穿衣是仅次于吃饭的大事,在如此具有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开发织物三防整理剂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织物三防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按照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织物三防整理剂。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根据如下措施来达到的:织物三防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反应步骤:
①先将原料单体混合均匀备用,再称取复合乳化剂,和丙酮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将原料单体、复合乳化剂和混合溶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
②将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倒入均质机内均质,得乳白色预乳液;
③然后在50-90℃下向预乳液中滴加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引发剂溶液;
④滴加完毕,保温反应时间为5-10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所述的原料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全氟壬烯氧基乙酯50-8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5-4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8重量份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重量份;
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5-5%;
所述的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2-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引发剂包括选自下列的组: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盐酸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为阳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的混合物,其中阳离子乳化剂包括选自下列的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非离子乳化剂包括选自下列的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阳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摩尔比为1∶1-3。
优先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种混合溶剂搅拌混合后倒入均质机内均质次数为2-3次。
优先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丙酮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5-20%。
优先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2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