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板加强板材及利用该面板加强板材的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327.8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南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廷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加强 板材 利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面板的结构性刚性及低费用的面板加强板材及利用该面板加强板材的面板。
背景技术
建筑用面板用于需要进行绝热的冷藏设施或者冷冻库等上。多个面板向垂直及水平方向进行组装来形成壁体,并实现规定的规格化,以方便组装。
以往的建筑用面板通常是在相互平行的金属板之间通过发泡用于绝热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型。为了进一步确保这种建筑用面板的刚性,开发了一种在相互隔离的金属板之间还追加加强板材的方法。作为这种加强板材,主要广泛使用成型较为容易的合成树脂或者铝,但合成树脂存在不耐于火灾的缺点,铝存在费用增加的缺点。尤其是,由于铝材质的加强板材连接在相邻的金属板,通过该加强板材来实现热传导,因此存在降低绝热性能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种针对火灾的脆弱性、绝热性低下的缺点等,面板的剖面结构逐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随着结构的日趋复杂化,出现了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制造成本上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改善面板的刚性的同时,具有准不燃性能及绝热性能,并且能够节减制造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该面板包括:绝热材料,其呈板形状,多个面板加强板材,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的各个边缘面,多个外围板材,分别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的前面和背面,包围上述面板加强板材并且相互分隔;上述各个面板加强板材为钢铁材质,其外部涂敷有具有耐热性能和绝热性能的树脂。
在这里,上述树脂可以为聚酰胺树脂或者硅树脂。
并且,设在上述绝热材料的一侧边缘面的面板加强板材上突出形成有插入部,设在上述绝热材料的另一侧边缘面的面板加强板材上凹陷形成有用于结合上述插入部的收容部,上述多个外围板材能够延长到上述插入部的最外围面和上述收容部的最内侧面。
在这里,上述收容部的最内侧面或者上述插入部的最外围面上还可包括具有绝热性和耐火性的包装薄片。
并且,上述包装薄片可以是玻璃纤维薄片或者硅薄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结合在包括绝热材料及分别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的前后面的多个外围板材的面板的面板加强板材,上述面板加强板材包括:加强板,其成型为具有凹凸剖面,并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的边缘面;以及准不燃性涂敷层,其包括由具有阻燃性能及绝热性能的树脂涂敷在上述加强板的表面的涂敷层。在这里,上述加强板的材质可以为钢铁。并且,上述加强板的表面能够进行压纹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不仅面板加强板材的制造变得容易,而且能够提高绝热性能和耐火性能,节减制造成本。并且,随着改善面板的刚性,还具有能够提高绝热性能,预防结露现象,提高面板的内侧和外侧的绝热性能以及上下组装的面板之间的绝热性能的优点。尤其是,具有通过选择结构元件的材质,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极大地提高经济收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板的透视图。
图2是分解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板加强板材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部的剖视图。
图5是放大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其他主要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板加强板材及利用该面板加强板材的面板的结构、功能及作用进行说明。但对于行使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结构元件,则统一使用相关附图标记。
参照图1至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板10大致呈板形状。图示的面板10的上端形成有突出的插入部31,面板10的下端形成有凹陷的收容部32。由此,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面板,将位于下端的面板的上端插入部插入到位于上端的面板10的下端收容部32的方式进行层压,进而能够形成壁面。
在插入部31的一侧面形成有用于紧固螺丝钉的孔10A。通过螺丝钉能够将面板固定在柱子(省略图示),如果在固定的面板的上部结合其他面板,则置于上部的面板的收容部将遮住螺丝钉和孔。这种孔可以省略。
图2是分解面板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板10包括:绝热材料1;多个面板加强板材3,其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1的各个边缘面;多个外围板材2a、2b,分别结合在上述绝热材料1的前面和背面,包围上述面板加强板材3并且相互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廷武,未经南廷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甲氧基萘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子流量的计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