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经散寒、温胃止呕、化湿开窍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7190.6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应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14;A61P29/00;A61P11/14;A61P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83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经散寒 温胃止呕 开窍 中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是一种温经散寒、温胃止呕、化湿开窍的中药。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中成药,用苦寒类药物较多,按照扶阳理论,长时间应用会造成脾胃虚弱,体质下降,本发明遵循扶阳学理论,使用辛温药物,疗效很好且服药后不会造成脾胃虚弱。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经散寒、温胃止呕、化湿开窍的中药,该中药可用于寒湿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头昏头痛,耳鸣,腰痛及四肢酸痛麻木等症状;用于伤食,脾胃虚弱引起的积食及消化不良;用于陈旧性外伤引起的肿痛及风湿痹痛;用于寒湿引起的咳嗽、咳痰。
本发明的构成;一种温经散寒、温胃止呕、化湿开窍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的:桂枝38g、苍术38g、白豆蔻30g、白芷38g、藿香38g、茯苓38g、陈皮38g、石菖蒲50g、法半夏50g、炙甘草15g、将以上10味药粉碎,均匀混合,装入胶囊。
炙甘草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其制法:取净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或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晒。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
1.安全性高:(1)所用药物均为植物源性药物,(2)所用药物均为常用药,(3)用量低,所用药量是该药物常用量的最低量的1/3-1/10,(4)所用的各药物之间没有配伍禁忌(中药的十九畏十八反)。
2.节约资源,因为药物的使用量极低,故节约资源,减少成体。
3.见效快,一般服用该药30分钟见效,最快2-3分钟见效。
4.治疗范围广,一药多用,能治疗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常见病,可作为家庭常备药。
5.使用方便,把药物粉碎装入胶囊后,服用方便,改变了中药煎剂的麻烦。
6.本药物属性辛温,遵循扶阳学理论,服药后不会造成脾胃虚弱。
7.每日服用本药物的剂量与常用药物剂量的对比:
8.用本药物治疗的典型病例:.
(1)陈某女76岁、双下肢麻木疼痛3年,耳鸣(声音尖锐)2年,经服多种药物(万通筋骨片、芬必得、双氯灭痛片、六味地黄丸)无效,服用该药1天后四肢疼痛减轻,耳鸣消失,连服六天后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2)江某男4岁呕吐2天,服多种药物(健胃消食片、马叮林、化积口服液)无效,到我处时,精神差,脱水严重,呕吐后想喝水,喝水后马上又吐,经补液及用654-2治疗后,没有好转,当时准备转上级医院,最后服该药2粒后,呕吐立即停止,在后续的治疗中,只服该药没有用其它药物,连服2天后病人痊愈。
(3)罗某女12岁腹痛恶心1天,服用该药1次后立即明显减轻,连服一天后症状痊愈。
(4)杨某女8岁,腹痛、腹泻、呕吐2天,服用泻痢停、消食片1天后无好转,最后服该药4粒后,呕吐立即停止,连服1天后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5)陈某男58岁,反复咳喇,咳痰多年,舌台白腻,用该药2天后好转,连服1周后咳嗽、咳痰消失。
(6)刘某女45岁、踝关节扭伤肿痛1月余,无骨折及脱位,经休息服用活血化瘀药无效,服用该药30分钟后疼痛减轻,1天后肿痛完全消失。
(7)杨某女40岁头痛,背部肌肉酸痛10天,舌青、苔黑,经服芬必得,肌注药物等冶疗后稍好转1-2小时,随后又疼痛如常,服该药8粒,15分钟后背部疼痛减轻,不再反复,连服5天后痊愈,2月后没有再发。
(8)罗某男60岁,腰痛、四肢疼痛麻木3月,腰痛以夜间为甚,服该药1天后明显好转,连服5天后疼痛麻木完全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取桂枝38g、苍术30g、白豆蔻30g白芷38g、藿香38g、茯苓38g、陈皮38g、石菖蒲50g、法半夏50g、炙甘草15g、将以上10味药粉碎,均匀混合,装入胶囊,以上药品总计365g可装1000粒胶囊。其中炙甘草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其制法:取净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或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晒。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6-8粒,每日3次,每日服药重量约为6.57-8.76g,小儿用量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应平,未经罗应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抗震加固桥墩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油冷却器芯片组装的打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