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白花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6695.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常亚青;丁君;商国良;梁峻;宋坚;郝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花 扇贝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尤其是一种可以做为壳色与性状相关性研究及改良实验品种的红白花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Jay)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扇贝科(Pectinidae)贝类,属冷水性海产贝类。通常虾夷扇贝为紫褐色壳虾夷扇贝,其贝壳呈扇形,右壳较突出,呈黄白色或乳白色,生活时位于下面;左壳稍平,比右壳稍小,呈紫褐色,为上壳。由于贝壳的颜色和图案是经过进化获得的,颜色、图案复杂的贝类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和可识别性,可以做为壳色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及改良实验品种。虽然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12477.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养方法”,可以培育出具有产业价值的双白壳虾夷扇贝,但壳色仍为单色(白色),不能充分体现上述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做为壳色与性状相关性研究及改良实验品种的红白花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红白花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 选取性腺发育完全的双白壳虾夷扇贝和紫褐色壳虾夷扇贝个体作为亲贝,以密度为16~18个/m3进行暂养,暂养期间每天全量换水1次;所述暂养条件是:在1~3℃水温中蓄养稳定3天,然后日升温0.3~0.4℃,水温升到4~5℃时稳定4天,再日升温0.3~0.5℃,水温升到6~7℃时恒温培育至性腺成熟,将双白壳虾夷扇贝和紫褐色壳虾夷扇贝进行雄、雌亲贝分池养殖,养殖水温6~7℃,继续培育10~12天;
b. 当有亲贝排放后,继续恒温养殖3~4天进行人工催产,待亲贝大量排放时,分别收集精子及卵子;
c. 分别取双白壳虾夷扇贝精子和紫褐色虾夷扇贝卵子及双白壳虾夷扇贝卵子和紫褐色虾夷扇贝精子进行一对一人工授精,精子用量为一个卵子周围有2~3个精子;
d. 对受精卵进行孵化,孵化密度40~50个/ml,孵化水温11~12℃,每间隔1h搅池一次,孵化至受精卵发育为D型幼虫;
e. 当D型幼虫全部上浮后,用260目筛绢筛出培育,布池密度8~9个/ml,培育池水温11~12℃,投以开口饵料8000-10000cell/ml金藻,日投饵3~4次;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1/2~2/3,每隔4~5天倒池一次,培育至D型幼虫出现眼点;
f. 对眼点幼虫换池培育,培育池水温11~12℃,培育密度为6~7个/ml,培育温度为每天升温0.4~0.6℃,升至16℃后恒温培养,其它培育条件同e步骤;
g. 当35~40%的眼点幼虫为变态稚贝时,投放附着基供变态稚贝附着,期间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70%以上,增加金藻投饵量至50000cell/ml,日换水2~3次,每次1/2~2/3;
h. 继续培育至贝壳高600~640μm时出库挂海,用网袋装苗挂于浮筏中间育成,出库前将室内水温逐渐降至与海水温度一致;当稚贝壳高达0.2~0.3cm时,分到30目网袋中;
i. 当培育稚贝壳高为0.5~0.7cm时,将同一网袋的稚贝分到不同网袋中或将稚贝放入网笼养殖或者底播海底养殖;
j. 当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时,在其中选取紫褐色雌、雄虾夷扇贝各20个作为亲贝,按照a步骤进行暂养,b步骤进行催产;
k. 收集j步骤所产生的精子与卵子进行授精,精子用量为一个卵子周围有2~3个精子;
重复d~i的步骤进行繁殖培育,繁殖1~2代,即得到成品红白花虾夷扇贝。
本发明是以双白壳虾夷扇贝及普通的紫褐色为亲贝,通过单交和群交及相应的培育方法,即获得壳面具有红白花图案的虾夷扇贝。红白花图案虾夷扇贝在科学研究及生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利用其进行贝类壳色、图案的发生机制研究;其次,可通过红白花虾夷扇贝研究壳色、图案与经济性状相关性,进而选育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虾夷扇贝新品种(系);另外,红白花图案可作为区分不同虾夷扇贝群体的形态标记,因红白花虾夷扇贝壳色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收藏价值。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不需要通过转基因等复杂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任何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迷你摄像头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解酒护肝鱼肉包子及其制作方法